秦淮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蔡嘉
2023年1月2日
一、2022年区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
今年年初,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票决产生2022年秦淮区10类43项民生实事项目。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关心指导下,在人大代表的监督推动下,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导向,在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上精准发力,切实把民生难点变成增强群众获得感的支点,努力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截至目前,民生实事项目总体进展有序,均顺利完成全年任务。
1、积极推进就业创业。举办“1+12”区街联动等210场招聘活动,实现人岗有效对接。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56万人,援助困难人员就业2440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9万人次。新增大学生就业7.3万人、培育大学生创业810人;吸引外地高校毕业生来秦淮面试4500人;新增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申请2.8万人次。
2、优化提升教育品质。南部新城南京外国语学校、夹岗教育配套竣工。完成文昌巷幼儿园、游府西街小学等一批校舍抗震加固,校园硬件设施更安全。落实“双减”政策,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专项资金补助全部发放到位。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全区57所中小学共配备心理健康教师1040人,获心理咨询员专业资格152人;开展以“珍爱生命 和谐家庭 幸福成长”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114场。
3、增加为老服务供给。新增600张家庭养老床位,切实减轻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负担。完成227户特殊困难的高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悦华和园、福寿康瑞金路等2个社区老年人认知症服务中心,春天家园、蓝旗新村等2个示范性助餐点均建成并投入运营。
4、提升健康服务水平。红十字医院完成改造,软硬件设施及就诊环境明显提升。在公共场所新增63台自动体外除颤器,组织1.1万人参加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培训,提升公众应急救护技能水平。完成“互联网+护理服务”线上预约、线下服务1534例。累计为1.9万例35-64岁妇女免费开展两癌筛查,努力提高早诊早治率和妇女健康水平。
5、深入推进城市更新。石榴新村城市更新项目完成核心区桩基支护工程,地下室施工、土方外运有序推进。大阳沟老旧住宅片区,地块一完成地下室及一、二层主体结构施工,地块二、三完成“二询”。御水湾南路东侧绿地城市客厅、常府街口袋公园竣工,为周边居民增添休闲游憩空间。
6、建设舒心便利家园。20个老旧小区完成出新改造,惠及7723户居民。为30个小区加装95部电梯,进一步补齐老旧小区硬件短板。中牌楼一期396套保障房竣工,稳步推进验收交付。平章巷21号、大阳沟57号等29幢危旧房完成消险,157户居民住进安心房。越城天地以西垃圾中转站通过验收,具备使用条件。南报新媒体产业园、银龙东苑等4个社会公共停车场建成,全区新增4253个停车泊位,有效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阳光里小区微改造完工,小区环境焕然一新。实现无物业管理小区专业化物业管理全覆盖,持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安全感和幸福感。
7、做好水环境整治提升。完成白甸泵站等站前池水环境提升,前池水质达地表Ⅴ类水标准。银龙鑫苑、汇景和园等54个片区雨污水管网清疏修缮工程完工,城区管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明御河等暗涵段整治成效明显,有效提升明御河及内秦淮河东段水环境质量。
8、帮扶特殊困难群体。完成莫愁路、朝西街等区域盲道专项整治,提升视障人群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保障残疾人就业,完成残疾人技能培训111人,安置残疾人就业60人。为285名困境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补贴480余万元,实现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全覆盖。为340名贫困残疾人配发400件辅具,帮助残疾人减轻残障困扰,回归社会生活。
9、做好公共安全保障。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开展食品监督抽检 4750批次,完成食品快检7183 批次,区级抽检不合格食品209批次,阳性食用农产品9批次,立案查处率100%。完成石杨路顺天大道积淹水点整治,汛期未发生严重积淹水问题。对张公桥等8个小区的30台老旧电梯进行安全评估,完成双鸿小区6台电梯改造维修。开展液化石油气“安心管”免费升级行动,累计为3900户居民完成升级置换,保障群众用气安全。
10、优化惠企便民举措。累计开展80场企业服务活动,持续为中小企业提供业务合作、银企对接、项目申报辅导等服务。12345“一企来” 企业服务热线配备三方通话政策专员12人,专门处理企业诉求,更新“一企来”企业服务热线知识库46条。依托“李璇法官工作室”,开展“微法庭”、主题沙龙等12场民营企业法律对接服务。庆华社区中心基本建成,持续推进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在区政务大厅搭建人社专网,推行“新生儿一件事”一站式快办服务。
人大票决未入选的丰富居民文体生活、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等2类7件民生实事项目也全部顺利完成。
11、丰富居民文体生活。南部新城全民健身中心主体钢结构封顶。苜东街、银龙雅苑等社区40套老旧健身器材完成更新。科举博物馆、大成殿等5个景点举行免费开放日活动,接待游客3.4万人次。举办“喜迎二十大 精品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活动超1800场,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12、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新增1家南京市示范托儿所普惠托育机构。小西湖社区创成市首批儿童友好示范社区。佳营幼儿园完成省级优质园创建考核验收。
二、2023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
秦淮区2023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共安排了12个方面56项内容,具体包括:
1、多措并举促进百姓就业。开展各类招聘活动200场,城镇新增就业27000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100人。新增大学生就业参保68500人;引领大学生创业600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9000人次。
2、多点联动推进教育均衡。启动建设怡居路北侧幼儿园、富华路两侧教育配套设施。完成市第一幼儿园、郑和外国语学校校舍抗震加固及外立面出新。实施东方红幼儿园、五老村小学、钟英中学等校园更新改造。深化“双减”举措,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开展114场心理教育活动,780场安全应急演练。
3、提升品质促进住有宜居。实施18个老旧小区改造,17幢危房维修加固消险。建成交付观泓雅苑共有产权房2729套。加快推进杨庄北侧保障房建设。实施蓝旗街、南台巷街区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童卫路口袋公园、鑫运路小型城市客厅。龙苑垃圾中转站进行出新改造。
4、循序渐进推进城市更新。石榴新村A地块主体结构封顶。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完成管廊实验段建设,启动试点院落更新改造。小松涛巷片区启动保留建筑更新改造。推进小西湖花灯厂以南、快园等地块更新改造。复兴巷5号更新项目02、03栋基本完工。
5、优化功能服务一老一幼。完成400户适老化改造。新增1-2家养老机构,提供300张养老床位。面向约3.6万80岁以上老人发放尊老金。新增12个老年教育社区教学点。在红花街道建成1个儿童友好社区。
6、温情守护关爱特殊群体。完成贫困残疾人辅具适配150人;有康复需求的0—17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率达100%。安置残疾人就业60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主燃油补贴发放率100%。开展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及重点空巢独居老人关爱行动,安装信息呼叫终端,提供心理关怀与慰藉。推进博爱青春·困境青少年成长守护行动,开办爱心暑托班,提供助学金。
7、筑牢底线提升安全能级。对具备条件的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车棚加装喷淋系统。完成食品监督抽检4800批次,食品快检7000批次。开展10场安全生产宣传活动。选取30台投诉率故障率较高的15年以上的老旧住宅小区电梯进行预诊预警安全评估。
8、提前干预优化健康保障。为在校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在全区幼儿园开展视力筛查。为6000名45-74岁居民开展高发癌症筛查。完成“互联网+护理服务”线上预约、线下服务1500例。开展南京市红十字医院ICU建设,提高医院重症综合救治能力。
9、顺畅便捷保障交通出行。启动冶修一路、李府街等道路建设。维修复兴巷、文思巷、庆盛园路等12条道路。建成星瀚路社会公共停车场。新增2100个停车泊位。
10、综合整治打造幸福河湖。开展红花河、十字河、513厂沟等生态岸线整治。实施观门口、四方新村等积淹水片区整治。对内秦淮河东段片区雨污水管网进行清疏修缮。改造提升燕西泵站。
11、聚焦需求提升便民服务。永乐南路社区中心主体施工。开展“四季皆温‘秦’ 便民社区行”系列活动。深化办事减负便民,推动“免证办”。依托朝天宫“街坊”社区智慧平台,开展社区便民服务数字化试点,完善商户服务、商户自治、生态营造等治理模块,提升社区治理成效。
12、多元惠民丰富文体生活。更新改造月牙湖体育中心消防系统。开展1800场群众文化活动。新增、更换30套健身器材。组织社区科普大学开展40场科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