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秦淮门户——东水关
 发布时间:2024-08-08 浏览数:997 【字体:

东水关旧称上水关,是外秦准河流至南京城的分水点之一,秦准河水经由东水关流入南京城里,这就是内秦淮,亦称十里秦淮。东水关位于护城河与内秦淮连接处。

东水关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在此处开挖,用于引水入城的水渠。六朝时期,东水关是通向浙江、苏州方向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商贾齐集东水关,在此经商交易。

上水门始建于杨吴筑城。彼时隋唐经过300多年的统一后,天下大乱,群雄称霸,江淮地区军阀混战,割据淮南的杨行密建立杨吴政权。金陵是吴国重镇,公元914年杨吴政权任命徐知诰为升州(今南京市)刺史,并在原来旧城的基础上修筑金陵城,金陵府城(也就是以后的南唐都城)复增至周长为40里、高坚甲于天下的一座大城。扩建过程中将秦淮河包人城内,流入城区的部分河道即内秦淮河,为了保持内秦准河的水位合理,便在护城河(外秦淮)与内秦淮连接之处,筑东、西两个水关。东水关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内秦淮水位以解决秦准水患,西水关在水西门,主要是防止长江水倒流进内秦淮河。当时的东水关设水门区8拱,常年只开2拱以通水,余6拱均关闭。

南宋初年,因战乱频繁,出于军事上的需要改筑东水关,当初开阔的水门洞曾经改砌,变得比以前狭小得多。虽然从备战的角度来说,便于防守,但是水流从此流通不快。古志书《武志》记载,宋朝乾道年间,南京守臣张孝祥曾经说秦淮旧时,上、下水门宽阔,自兵变后改砌得稍狭窄,便于时防守,但是遏制了水流,流淌不快。

明初太祖朱元璋筑南京城,将水门改为通济水关偃月洞, 设33券门,分3层排列,每层11券,唯有下层11券为通水之用。至此水流哽咽,其阻遏的弊端使秦淮河水的流通比宋朝张孝祥所说的状况更差。

清朝的时候,在水门开与闭的方法上,屡有争论。清康熙十一年,以水患严重,关闭了水关,11券只通1券,从而更剧了奉淮河水的水患和淤塞。道光年间,两次大水,南京城内被淹,街市中行舟,损失惨重,至此又设木闸阻水,但是堤水盛盈,容易崩溃造成灾害。光绪年间,左宗棠在附近的通济门建五石闸。民国时又加以改建。解放后,1949年人民政府疏浚秦准河,兴修通济门水闸,秦淮河的水患才得以彻底根治。

如今,东水关的上层,已因年久失修而毁圯,仅存中、下2层,计22券。近年来,对东水关外区域和护城河进行了整治,完成围堰、清淤、驳岸等水下工程,并恢复城墙上层的藏兵洞,建有台阶登上城墙,城墙上书东水关遗迹五个大字,供游人在古城墙上遥遥地领略古代水关的雄姿!

 

作者:练珏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关键词Tags:
上一条: 藏在科巷的市井烟火气
下一条: 南京大中桥: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网站地图 | 总访问量:66873711 次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南京标杆科技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20210327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