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淮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3-11-01 浏览数:4280 【字体:

区教育局局长  庄芸

20231024

 

主任、各位副主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我区以“办更有情怀的美好教育,创更高质量的教育强区”为目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根据区人大年度议题安排,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秦淮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目前有初中13所(含市直属中华初中部和一中初中部及秦淮区2所民办初中)、小学38所(含2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共54649人,在编教师3663人。

近两年来,秦淮区坚持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重要议题,纳入各项建设发展规划,研究推进配套举措,加大推进力度。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实现集团化办学紧密型管理。4所学校的“双减”工作成效获央视宣传报道,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来秦淮调研给予很高评价。在本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荣获国家级1项,省级13项。近两年,立项教育部“十四五”重点课题3个。在2022年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中,秦淮区32项指标27项达标,排名主城第2。先后获评国家级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全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实验区、江苏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江苏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先进集体,南京市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三大光荣使命先进集体。2021年荣登“中国公平教育百佳县市”榜单,位列江苏第二、南京第一。《中国改革报》刊登秦淮教育改革发展经验。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提高站位,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成立创建全国及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工作领导小组,锚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标准,细化任务部署和责任分工,定期听取专题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与突出矛盾。各关部门加强协调、整体联动,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研究推进配套举措,加大攻坚力度,切实形成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一般公共预算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近45%。加大校舍维修、教学设备、校园安全等经费投入,全力支持教师培养与发展、教育信息化、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等内涵建设。加强区域教育经费统筹协调,强化对条件薄弱学校的支持。区财政统筹省、市财政补助资金,逐步提高对各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比例。

三是科学规划教育布局按照“存量优化、增量高标”策略,统筹规划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布。遵循“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原则,不断扩容全区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统筹考虑城市建设与发展、“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及流动人口变化趋势,在南部新城配套建设中,高标准建设学校,确保足够的学位供给。

四是完善新建学校标准新建中小学项目,明确办学规模、占地面积等规划建设要求,项目的总体方案、学校单体建设方案征求教育部门意见,满足内涵发展需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实施“交钥匙”工程,确保配套学校与开发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二)聚焦内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紧扣“扩总量优结构要求,保障教师队伍总量,在各学段生师比均达到省定教育现代化标准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优质师资占比,切实增加并优化配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资源。深化“区管校用”改革,统筹使用、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增加教师总量。全面实施上善教师素养提升工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解决学科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坚持引培结合,梯队建设,充分发挥省名校长、省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形成优秀教师矩阵。

二是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增长机制,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优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绩效考核办法,加大优秀中小学教师奖励力度。探索聘用编外教师的用人制度改革,保证质量、控制数量,建立待遇保障机制。

三是强化师德师风引领建立健全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连续举办8届“感动秦淮教育人物”评选,打造“教育系统十大杰出青年”等师德品牌。将师德表现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务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挂钩,强化底线约束,维护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

(三)统筹管理,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一是严格规范招生行为。科学划定公办学校施教区范围,保证施教区生源数量与学校招生规模基本适应。依法承担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责任,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继续推行热点公办学校空余学额电脑派位。合理确定民办学校招生计划和规模,严格落实民办学校免试入学政策,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计划管理和招生行为。将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纳入全区教育发展规划,统筹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所需增加的教师编制、财政经费等。

二是推进优质资源覆盖按照“优质、特色、多样、均衡”的要求,创新思路,通过“一体化托管”“名校集团化管理”等方式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全覆盖,积极化解超班额问题,一校一策制定化解方案,确保按标准班额办学。深化名校集团化办学机制,推进实质性合作,提升名校分校内涵发展水平,发挥区域名校作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融通共享。引进南京外国语学校本部,市区共建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南外明远初中、南外明远小学,进一步提高教育品质。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办学”标准,进一步完善南部新城和东部地区教育规划建设。

三是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统筹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项目,扩大增量、用好存量、合理分流。严格控制择校,消除45人以上超班额现象。通过整合、腾挪和扩建等方式努力增加老城区的老学校校舍面积,新增多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区,逐步化解 “大规模”学校的现象。目前钟英中学、五老村小学等6所学校均增加了分校区,每个校区均未超过2000人,符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标准。

(四)深化改革,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成立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和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以省示范项目为抓手,打造秦淮思政教育品牌。加强课程基地建设,利用地方场馆和文化资源,开发秦淮优秀传统文化社团课程,进行贯通式培养创新人才。

二是着力减负增效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打造活力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实施“双减”政策,提高作业设计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升教育满意度和美誉度。加强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育人格局。

三是重视全面发展配备满足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实施需求的专任教师、专用教室、设施设备等教育资源。全面开展阳光校园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每年组织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深入开展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长善心育”润心行动,推进“陶老师工作分站”建设。

、存在的问题困难

硬件上,由于秦淮老城学校普遍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教育基础设施薄弱,生均占地面积不足,加之周边发展较早,基本无空余用地,学校扩建难度较大,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仍有不足。对照现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定指标,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有7所学校未达标部分学校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未达标,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

软件上,全区义务教育阶段校际内涵建设水平还存在实际差距,不能做到完全优质均衡。如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南京市中华中学、南京市钟英中学三校已获评南京市教育现代化初中建设学校,但区内南京市第十八中学、南京市文枢初级中学、南师附中行知分校三校仅获评新优质初中,距离教育现代化初中标准和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仍存有一定差距。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优化资源布局。针对生均面积不达标的学校,通过加大资金和资源投入,进行整体改建,增加建筑面积,优化场地面积使用,多措并举推进生均面积达标。无扩大教育用地可能的学校,在控制办学规模的基础上,整合学校共享资源等方式,发挥各校局部优势形成互补,确保全区校园建设、教育装备等指标尽快达到省定办学标准。继续加大南部新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投入,发挥南外南部新城教育集团名校引领作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融通共享

二是推进规范办学。严格规范招生行为,科学划定公办学校施教区范围,保证施教区生源数量与学校招生规模基本适应;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继续推行热点公办学校空余学额电脑派位;合理确定民办学校招生计划和规模,规范民办学校办学,严格落实公民同招,实施均衡分班,不以任何名义分设实验班、重点班、快慢班等。

三是深化抱团发展。大胆探索,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水平提升。优化内部管理,教育集团内严格执行教育教学管理“七统一”“五同步”,缩小校际间差距。创新思路,深化名校联盟办学机制,提升名校分校内涵发展水平,放大名校优质资源带动辐射作用。

四是推动“双减”落细。着力减负增效,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推行家校社协同育人,征集更多优质社会课后服务资源,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今后,我们将坚定“办更有情怀的美好教育,创更高质量的教育强区”的决心,积极创建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明确职责,压实责任,全面提升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盼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关键词Tags: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无

网站地图 | 总访问量:69941615 次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南京标杆科技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20210327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