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办理落实《关于全区黑臭河道整治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8-07-03 浏览数:14315 【字体:

区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委主任  朱秀平

2018622

主任、各位副主任:

根据《南京市秦淮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意见书督办办法》的要求,受区人大常委会委托,环境资源城市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环资委)在本次主任会议之前,对区政府办理落实《关于全区黑臭河道整治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以下简称《审议意见》)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工作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走访水务局听取审议意见办理情况;二是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专业代表小组代表分别于4月、6月视察了内秦淮河东、中、南三段,东水关、白鹭洲公园以及运粮河、响水河、红花河、东风河、十字河、青年河等河道水质提升工作;是组织环资委部分委员多次对月牙湖、清水塘、明御河、东玉带河、西玉带河、响水河消除劣类水情况进行跟踪暗访。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20177月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黑臭河道整治工作后,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针对《审议意见》中提出的水质不够稳定、排水达标区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以及科学施策确保水质稳定、突出源头治理改善水质建议,认真加以落实,全区水体质量有了较大程度提高。据现场调查显示,绝大部分水体清澈度比去年同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基本做到水面无垃圾、杂物,沿河排口管理规范,周边景观基本达到美化、净化标准。今年1-5月份水质监测报告也显示,绝大部分的整治河道不但消除了黑臭,而且溶解氧、氨氮、可见度等几项指标保持稳定,整治工作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

1、思想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强力推进。区委、区政府将黑臭河道整治作为一号工程,连续三年在年初六集体调研水环境整治工作。2017年基本消除河道黑臭,区政府又自加压力提出率先在明御河、红花河等17条河道消除劣类水体的目标。农历正月十六,区政府就制定出台了《秦淮区率先实现消除劣类水体攻坚方案》《秦淮区2018年雨污分流攻坚方案》《秦淮区2018年排水户整治攻坚方案》,强力推进水质提升。区政府领导带头落实河长制,担任区级河长定期巡河,推进难点问题解决。区政府分管区长每周召开工作例会,统筹推进全区河道整治工作。各部门、街道以及建设单位强化区街联动、条块协同、跨界协调、建管并重的治理理念,明确职责、细化任务、挂图作战。

2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落实审议意见。围绕20177月区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审议意见,区政府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了认真的落实。

针对水质不够稳定问题,结合每期水质监测报告,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分析和整改,对监测数据出现较多反复的点位追根溯源,逐一解决问题,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增加和使用曝气设备,制定了各季节、各时段的引水、补水方案,推进静水调蓄池的建设,科学开展生态修复。

针对跨区域治理协调不力问题,强化上下游统筹治理思路,重点就玉带河、友谊河、内秦淮河等的治理,与上游兄弟区做好对接,确保整治成效;主动与市城建集团、水务集团建立联系机制,及时解决部分污水主管高水位运行、截流沟修复等问题。

针对排水达标区建设相对滞后问题,重新理了工作架构,对造成项目进度缓慢的关键点进行了深入研究,细化分类施工项目,紧盯监理单位,加强与小区出新等工作的统筹对接,做到了精准发力,强力推进,2017年完成203回头看项目,至20186月中旬已完成全年513个新建片区目标中的67个,在建155个。

针对精细化治理程度不够高问题,狠抓工程质量,组织建设单位开展施工精细化管理培训4次,建立《水务工程建设巡查制度》,定期巡查在建工地,对多次督促整改不到位的及时约谈,情节严重的进行挂牌处理。

针对长效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问题,健全完善六长一员河长体系,完善河长制相关配套制度,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各级河长累计巡河检查约1.1万余次,发现并解决问题1829件,高标准通过省、市河长制验收工作。加强排水许可监管,开展在建工地和小餐饮排水检查,办理排水许可994户,关停、征收等251户,有效地规范了排水行为。增加养护经费投入,水面保洁费由54.25/·年增加至118/·年。

二、存在问题

虽然黑臭河道整治效果明显,我们同时还应看到,目前工作与区政府提出的今年底消除17条河道劣类水体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鼓足干劲,迎难而上

1、水体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响水河经多次监测仍处于黑臭状态(响水河秦淮段主要在南部新城范围内,因涉及该区域总体规划中的河道改线调整,至今没有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永丰河、青年河、十字河水质仍不稳定。多个断面监测数据超标。另一方面,依据监测数据分析,我区除清水塘、月牙湖、内秦淮河东段、外秦淮河副支水质稳定于类水之上外,大部分水体整体或部分断面水质仍低于类水。

2、排水达标区建设需要进一步攻坚。今年我区计划新建排水达标区513个,已完成67个,在建155个,尚有56.7%的片区未进场施工。建设中存在项目立项、审批等前期工作耗时过长,部分部队、省、部属单位不配合建设等难题。

3、精细化治理需要进一步加强。沿河截污管散发臭气、雨天污水下河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月牙湖、清水塘、明御河(铜芯闸至五龙桥段)还存在水草疯长、遮蔽水面的现象,生物治理还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水环境监测的频次还不够高、点位还不够多。

三、建议

1切实提升水体质量。加强与南部新城管委会间的沟通协调,完成河道改线方案,尽快实施响水河河道治理。做好青年河、十字河、东风河引流补水工程的研究论证,加快实施象房村净水站等设施建设,推进内河实现常态化补水。科学制定生态治理方案,逐步构建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水体生态系统,加快构建秦淮水系流域花园。

2、强力推进排水达标区建设。实施滚动式项目推进方法,超前组织规划,超前进行可行性研究,超前设计施工方案,将项目前期工作做早、做实,促进目标项目早立项、早审批、早开工。加强与区内涉水项目部队、省、部属单位的沟通与协调,主动提供服务,取得他们对涉水项目推进的支持与配合。

3、加强精细化治理力度。向市有关部门建议,对内秦淮河沿河截流沟的功能定位进行调整,新建雨污水系统不再接入截流沟,对原接入截流沟的雨污水管道进行改造,规划建设污水输送备用通道,杜绝污水下河。加大水面养护力度,及时清理遮蔽水面的浮萍、水草。分析造成浮萍、水草过度繁殖的原因,采取措施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增加水环境监测的频次和点位,对重点河道实施不定时、流动性监测和水质分析,实施针对性整治。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关键词Tags:
上一条: 关于南京市秦淮区202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下一条: 关于区政府“七五”普法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网站地图 | 总访问量:57833387 次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南京标杆科技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20210327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