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淮区2019年环境状况和 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31 浏览数:18677 【字体:

关于秦淮区2019年环境状况和

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南京市秦淮生态环境局局长  易龙

2020331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区2019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和街道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在全市6个主城区组(秦淮、玄武、鼓楼、建邺、栖霞、雨花台)考核中,名列第一。

一、秦淮区20182020年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推进情况

1关于空气质量达标水平较低”的问题。2019年,秦淮区空气优良率67.7%,同比下降8.7%,这项指标全市都没完成,我区是其中之一。

2关于餐饮油烟污染扰民”的问题。2019年,完成剩余整治任务772家(含350家重点整治对象),完成洪武路街道金銮巷南段、朝天宫街道紫晶广场、秦虹街道大明路段三条示范街区创建。

3关于臭氧污染突出”的问题。2019年,秦淮区O3日最大8小时浓度均值为10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4.9%低于全市上升幅度的平均水平

4关于施工工地扬尘污染”的问题。2019年,通过建设、房产、生态环境、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属地街道、管委会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区内扬尘管控工作成效显著。2019年降尘量月均值每平方公里3.75吨,在全市排名第四。

5关于渣土运输车辆扬尘污染”的问题。2019年,我区率先完成渣土车更新,通过不间断地开展设卡检查,督促渣土运输清洁化。

6关于PM2.5平均浓度未达市考核要求”的问题。2019年,PM2.5平均浓度43.9微克/立方米,同比减少4.6%,达到考核要求。

7关于西水关、铁窗棂、凤台桥等入江支流断面水质未能稳定达标”的问题。2019年,全区7个市考以上断面中,水质全部优于考核要求。其中,国考七桥瓮断面水质达到III类;市考凤台桥、西水关断面达到III类,铁窗棂、过兵桥断面达到IV类;城镇内河文德桥断面达到IV类、武定门节制闸断面达到III类。与2018年相比,断面达标率从75%提高到100%

8关于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的问题。2019年,完成市下达的王府大街、闺奁营、中和桥路、小西湖等污水管道建设工程任务。

9关于生活垃圾收集点渗滤液进入雨水管网”的问题。2019年,完成市下达的红土桥、宏光路中转站施工任务。

10关于秦淮区运粮河(过兵桥)、内秦淮河(西水关)、永丰河水质为劣”的问题。2019年,运粮河、内秦淮河水质达到类以上。永丰河水环境提升工程于去年12月完工。

11关于部分重点企业的危险废物贮存量较大,存在环境风险”的问题。2019年,加大对危废的清查和监管力度,行政代处置江苏省检验检疫局及南京市博物总馆等遗留的实验室废液等26.7

12关于垃圾分类水平不高”的问题。2019年,完成1344家单位、606个居民小区的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利用媒体报道、自媒体宣传、广场活动、课堂教育、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

13关于夜间施工噪声扰民问题突出,投诉量大”的问题。2019年,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为90.6 %,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均值54.6分贝,达到考核目标。共受理夜间噪声投诉1366件。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水环境治理方面

制定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方案和区级断面长制度,大幅度提升水环境监测频次,水升办、生态环境局、水务局和相关企业密切配合,首次实现所有考核断面全部达到并优于考核目标。

1、实施预警监测。积极开展区域流域补偿监测、定期水体巡测和迎查加密监测,全面提升督察指导能力和协调配合力度,实现区域流域补偿费用预期大幅下降、水质提升工程有的放矢、各类迎查任务圆满完成。

2、开展调查研究。自主编制水环境简报44份、水环境月报12份,完成《南部新城小微水体调查》、《秦淮区73条河道监测情况报告》等专项调研报告,确保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部门街道及时掌握水环境最新情况、变化趋势及突发问题。

3、实施综合整治工程。一是实施完成内秦淮河、安江河等10条河道整治,整治排口57个。整治后各条河道水质全面实现既定目标。二是针对43个消除劣V类水体,实施精准靶向治疗。三是完成新建雨污分流片区任务262个(231公顷),实施清疏修缮片区82个。

(二)大气环境治理方面

我区始终坚持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攻坚重点,各个部门、街道的通力协作,努力克服国控点定位特殊的先天不足,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PM2.5均值不断缩小与其他区的差距,实现同比下降,且下降幅度在全市国控点中位次靠前。二是PM10NO2、降尘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PM102018年全市十名以后,变成稳居前三。

1、落实点位长制度。累计召开区攻坚指挥部会议28次,其中,8月以来,区委主要领导基本做到每周调度1次;828日起,组建12个大气督查组,每天巡查,每周通报;10-11月,全区百余名政协委员开展大气攻坚民主监督活动。

2、完善工作机制。先后制发《秦淮区大气管控十条措施》、《落实重点防控区核心区管控措施工作方案》和《2019年下半年秦淮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措施》,细化分解工作任务,确保每条措施有且仅有1家责任单位。

3、落实网格监管。53个监测微站全年共计发布预警信息3017条,网格员响应预警2930次。每月通报空气质量及预警响应情况。

4、强化技术支撑。通过源解析、走航和大数据分析,一是梳理分析污染因子的来源和排放浓度,确认PM2.5均值偏高的主要内因,是国控点百米以内的居民生活油烟排放。二是确认8个污染热点区域以及113个重点污染源点位,绘制国控点1公里和3公里片区重点污染源分布图。三是汇总国控点3公里片区内餐饮、工地和企业共31539个污染源,制成污染源清单。四是坚持边查边改、立改立行,积极开展国控点周边居民油烟收集治理工作,完成6栋楼24个单元的烟道和净化器的安装工作,成效显著。

5、深化餐饮整治。一是针对我区小餐饮油烟净化设备质量不合格、清洗不及时、使用率不高、排放不达标等突出问题,为重点防控区80m2以上的99家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在线监控119台,更换油烟净化器76台。自油烟在线监控安装以来,在线系统提供异常数据报警200余次未接到一起有效投诉,油烟排放总量下降60%以上。二是对新增小餐饮进行源头管控,创新开展证照联办、批管结合举措和联合预审机制,将小餐饮的事中事后监管要求进行关口前移。三是巡查各类小餐饮2.2万户次,完成976户存量无证照小餐饮证照核发、关停转向、备案管理分类整治任务,开展存量持证小餐饮规范整治工作,取缔高油烟无证照餐饮店。四是对全区282个早点摊实行12分制管控,共整改18家,取缔18家,现场油炸、燃煤现象基本消除。

6、强化扬尘管控。一是建立运行优胜工地和红黑清单机制列入红清单的,挂牌表彰,奖励5万,列入黑清单的,夜施从严审批。全区有35家工地被纳入黑名单,停止夜间施工审批二是提高智慧工地普及率,区属房建、市政在建31个项目,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和自动喷淋降尘系统安装率达100%。区监督项目通过市差别化工地考核13个,差别化工地数量在主城区属于领先位置。三是开展建设工地大气污染防治问题专项整治,共检查项目592个,共下发整改意见书324份,发现并整改问题973条。对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符合要求的项目,约谈11起,行政处罚立案20起,处罚金额共计21万元,红黄牌惩戒9起。四是全面提升日均洒水、洗扫、清洗频次。推广积灰称重保洁考核模式,要求重点防控区道路尘泥、杂物量低于1/平方米五是开展裸土整治行动,对主次干道两侧裸土,实施覆盖、绿化或硬化,对在建项目暂不处置的裸土,要求使用四针以上的绿色防尘网进行覆盖,对施工部分的裸土,要求作业期间必须开启雾炮、喷淋措施,施工完成后要求及时覆盖。

7、加强渣土运输清洁化。一是率先实现渣土车更新率100%目标。现有725辆渣土车,全部为新型渣土车。二是抓好出土工地验收工作,严格按照五有二不标准验收。三是严查渣土车违规运输、密闭不严、帆布盖板破损等违章行为,共开展渣土运输整治190次,出动执法人员11675人次,检查渣土运输车辆8023辆。共查处各类渣土运输违章案件213起,暂扣黑车”52辆,累计罚款金额141.62万元。

8、规范成品油经营和使用工作。一是全覆盖检查了区内8个加油站,并按照每月检查覆盖面不低于10%要求,每周组织对加油站的复查工作。二是主动与区内9家国资集团对接,确定油品储存情况。三是联系南京市质检院对油品质量进行抽样检测。截至目前,共完成抽样13个批次,11个批次检测合格,2个批次检测报告尚未取得。四是开展打击非法经营成品油流动车(点)的专项行动7次,共查获非法经营成品油车15辆,现场抓获嫌疑人2名,收缴小型加油机5台,汽油3626升,柴油1500升。

9、细化小区管理。一是严格落实42个征收工地、19个小区出新工地、1个危房消险工地的扬尘管控要求。二是重点督促国控点周边70多个物业管理小区的物业公司配置小型洒水车、雾炮车、扫地机,定期洒水降尘、清洁路面,对破损路面和黄土裸露部位进行覆盖和硬化处理。三是将居民装修纳入监管范围,对装修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和装修垃圾的处置,提出规范化要求。

10、开展专项治理。一是VOC治理。开展回头看专项检查和市交叉执法检查,共查涉气企业205家次,发现问题17个,立案查处9家,将39家列入夏秋季管控名单;完成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喷漆间VOC废气治理设备和电镀间废气治理项目工程任务;要求道路项目涉及沥青摊铺工序制定VOC排放错峰计划,禁止上午8点至下午18点沥青摊铺工序施工;对小区立面出新工程内外墙涂料、VOC排放进行专项检查,共检查工地88个,发现问题15条,下发专项行动整改通知书7份。二是NOx治理。除完成市里下达的65台锅炉改造任务外,还新增完成13台,共计完成锅炉78台,提前超额完成锅炉低氮改造任务。三是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审核工作。已申报非道路移动机械794台,608台审核通过,待审核49台,退回重填137家。

(三)土壤治理与固废管理方面

1、危废处置。组织医疗单位312家年度业务培训及医疗废物申报工作;检查医疗废物产生单位33家次,转移医疗废物2029.6吨;监督检查工业企业7家,开展废铅酸蓄电池产生单位的专项检查汽修企业31家;转移废机油、废电瓶、废有机溶液等危险废物约1235吨;城东污水处理厂外转污泥60638.82吨。

2、生活垃圾处置。一是建立有害垃圾收运专线16条、餐厨垃圾收运专线60条、大件垃圾收运专线14条、垃圾分类收集站12个,对小区、单位交送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大件垃圾进行分拣、暂存、转运。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置量为1万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0%。二是对垃圾收集车、垃圾运输车密闭化运输、渗滤液收集情况进行重点排查整治,不符合要求的车辆全部组织了整改。三是严格检查各类进入垃圾中转站的收运车辆,禁止混有餐厨垃圾的收运车辆进入,倒逼前端分类存放、分类收集。共查处相关案件201起,结案149起,罚款60660元。

(四)执法监管方面

1、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完成了167家企业的入户调查、各类源产排污系数的核算工作、入户调查数据质量的控制工作、普查工作总结报告,普查数据分析报告编写、电子档案整理。迎接省办现场核查,国家3次检查。

2、执法和信访。区生态环境局累计立案106件,处罚决定额308万元,立案数和处罚额均比2018年翻一番,增长幅度居全市首位。通过1234512369、民生工作站等平台,认真负责处置各类环境信访投诉,共受理信访投诉件8366件,办结率和回复率100%,综合满意率95%以上。

二、存在问题

1、空气优良率不能达标。我区空气优良率67.3%,距离市考核指标(72%)差距较大,此项指标与O3VOCs密切相关。一是汽修企业在线监控技术不成熟;二是中小型餐饮企业油烟排放监管不到位;三是机动车达标情况和尾气检测频次不足。

2PM2.5构成复杂,管控难度较大。每年的12月、1月和2月,是重污染天密集期,连续几天的数据飙升,就直接给全年达标带来威胁。一是雨污分流、小区出新和管线下地工程涉及水务、房产、电力、通讯等单位,管控难度大。二是雨污分流工程时间安排不合理,344个集中在年底开工,叠加秋冬季的特殊气象条件,极易造成重度污染三是智慧工地设备开启不及时、裸土未覆盖和燃烧散煤、现场油炸的早点摊、夜排档等问题,极易反复回潮;四是停车位积尘、绿化破损、居民装修等存在管理盲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0年是收官之年,更是决战决胜之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是高质量发展约束性指标,一票否决。我们必须集中精力,迎难而上,在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制度建设方面。一是挂图作战制度。在目标任务方面,按全年PM2.5下降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75天(优良率75%),制定每月控制指标(见附件),每天绘制实况曲线,适时调整攻坚指标,实现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在工作措施方面,把建设智能化指挥平台、小型标准站,以及推广小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VOC在线监测系统等重点工作,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明确建设标准,明确完成时限,明确责任人,真正做到早建成、早使用、早受益。在工作推进方面,对各部门、各街道、各国资集团担负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量化,每周收集、每月通报,促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污染源管控清单制度。按照应急管控、季节性管控、惩罚性管控、联动性管控等进行分类,列出清单,实施管控。应急管控的重点,就是PM2.5PM10;季节性管控的重点,就是秋冬季突出PM2.5PM10,春、夏、秋季突出O3;惩罚性管控就是对问题屡改屡犯、反复回潮的单位,实施严管;联动性管控就是对问题突出,单一部门管控效果不明显的单位,实施多部门联合管控。在此基础上,明确部门与街道的责任和工作内容,确保监管到位。三是实时响应制度。对监测网络自动告警、居民投诉、巡查发现等各类污染事件,实时评估等级,自动分发处置,做到100%响应和处理。四是诊断会商制度。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在通报工作、互通信息的基础上,以数据驱动,对工作目标和计划进行动态调整。

能力建设方面。一是走航工作常态化。以街道划分责任区,采用公交车辆搭载与街道网格员携带结合,进行走航巡测工作。持续优化精细化走航工作模式,全面监控区域内自生污染源。二是监测能力升级。建设街道级小型空气监控站,结合微型空气监测站的升级改造,实现对区域内全覆盖、高分辨的精细化监测能力,实时掌握污染活动。三是建设微气象网络。联动大区域的气象数据,建立区域内的微观气象监测网络,通过精细的风场数据判断污染的来源和去向,准确捕获污染输送通道,为判断污染来源提供完整证据,为阻击污染输送提供技术支撑。

平台建设方面。一是建设空气质量分析平台。聚合监测点排名、年度控制目标、实时污染事件告警、实时环境监测和空气质量等级占比等板块,确保全面掌握空气质量。二是精细化智能指控平台。融合微气象指标、交通状况、污染因子浓度和时空分布等数据,确保综合研判污染情况。三是事件分级告警指控中心。通过监测告警、投诉和巡查上报等方式,为精准查找污染来源、及时发现污染事件、有效阻击污染输送、科学治理污染现状,提供数据服务和技术支撑。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关键词Tags:
上一条: 关于南京市秦淮区202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下一条: 关于秦淮区2019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网站地图 | 总访问量:57872906 次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南京标杆科技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20210327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