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发布时间:2021-09-17 浏览数:8309 【字体:

关于在全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

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区、建设法治秦淮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在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016年至2020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按照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全区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顺利实施完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格局日益形成,普法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力不断增强,市民法治素养稳步提升,法治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好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省委、省政府转发《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及市委、市政府转发《市委宣传部、市法宣办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结合《法治秦淮建设规划(2021-2025年)》《秦淮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和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为目标,以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普法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工作着力点,完善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促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实现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强富美高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秦淮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2025年,守法普法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全区大普法格局进一步巩固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一步弘扬,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显著提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普遍共识。全民普法制度完备、实施精准、评价科学、责任落实的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公民法治素养优、区域法治环境好成为秦淮的重要标志。

(三)工作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全民普法作为意识形态工作重要阵地,确保党的主张贯彻落实到普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法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普法理念由政府主导型向受众主导型转变,提升普法工作的质效。

坚持树立系统观念。把法治作为秦淮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把全民普法作为法治秦淮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到法律规范、法律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党内法规五大法治体系建设各个环节,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统筹推进普法工作,提升社会文明,增强社会活力,服务社会发展。

坚持融入法治实践。把普法融入执法、司法、法律服务的过程,引导群众在法治实践中、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法治力量、领会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发挥好法治的规范、保障和引领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明确普法重点内容

(一)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的首要政治任务,列入党(工)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及党校、行政学校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充分利用各类普法阵地,综合运用各类融媒体手段和平台,让社会大众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要义精髓。

(二)突出宣传宪法

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阐释好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在青少年成人仪式、学生毕业仪式等活动中设置礼敬宪法环节。加强国旗法、国歌法等与宪法相关法律的学习宣传,推动“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和百万党员学宪法学党章考法律等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三)突出宣传民法典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不断充实各类民法典讲师团,积极开展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民法典主题学习活动,组织民法典基层宣讲。深入挖掘民法典在法治实践中的典型案例,通过微动漫、短视频等传播形式演绎故事、传播知识。征集、编创一批民法典主题文艺作品,在商业中心户外广告屏、社区居民广场显示屏等媒介展播,阐释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四)深入宣传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继续把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为基本任务,大力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强化十四五期间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适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围绕服务长江大保护、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提供普法服务,组织专项学习宣传。大力宣传有关平等保护、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防范风险的法律法规,推动建设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五)深入宣传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适应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需要,大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生物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推动全社会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适应更高水平的平安秦淮建设需要,继续加强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宣传教育,促进依法惩治和预防犯罪。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食品药品安全、扫黑除恶、毒品预防、防范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安全生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防治家庭暴力、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依法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结合区情实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加强国家、省《宗教事务条例》和党的民族政策法规培训和宣传。做好南京市新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宣传工作,在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重大行政决策出台公布时,一般应当进行同步解读,推动落地见效。

(六)深入宣传党内法规

突出学习宣传党章,教育广大党员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建立党内法规学习宣传责任制,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基本要求,列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列入党员干部日常考核,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清单制度和任前党内法规考试考核制度,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三、不断加强重点人群法治教育

(一)推进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

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推动法治教育类课程列为党校、行政学校必修课,融入国家工作人员初任、任职、在职全过程,持续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法治业务培训考试,广泛参与百万党员学宪法学党章考法律活动。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把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提升纳入法治秦淮建设总体规划,落实党(工)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任前法律知识培训考试、旁听法庭庭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领导干部年度述法等制度。

(二)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建立完备的法治课学科体系,落实中小学校法治课课时要求,充实完善法治教育教材相关内容,加大法治课师资培养,实施法治课教师网上培训计划。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提档升级钓鱼台小学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积极组织和参与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学宪法讲宪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等活动。进一步完善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依法治校(园)创建率达90%以上,发挥好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和少年法学院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校园欺凌和性侵害等方面的法治教育。

(三)促进社会法治教育

把法治教育纳入社会教育体系,完善社区 “两委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提高基层干部依法办事意识和依法治理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面向在企职工履行普法责任,定期开展企业家信用沙龙、论坛、研讨会等活动,持续推动企业信用管理贯标和示范创建,不断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法治意识、职业道德和契约精神。加强网络企业管理和从业人员法治教育,提高网民法治意识,坚持依法治网和以德润网相结合,持续推进文明办网创建活动,积极推进网民网络素养教育基地、网络文化小屋等线下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根据妇女、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特点,加强《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南京市残疾人保障实施办法》等宣传,持续开展三八维权周、农民工学法活动周等活动。

四、不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一)扩量提质法治文化阵地

推动法治文化载体建设,结合转角·遇见建设工程,打造一批富含法治元素、具有秦淮特色的法治文化驿站。创建3-5家市级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争创2家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强点扩面、布局优化,在老城有机更新、街头小游园、社区居民广场等场所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墙(长廊),促进法治文化与秦淮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文化阵地,让法治文化有形呈现、生动表达。

(二)大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

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普法志愿者、法治文艺团体在商业街区、公园景点、文博场馆等场所广泛开展法治文艺汇演、法治书画展览、法治图书阅读、法治微电影联播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推动法治文化深入人心。建立法治文艺作品创作人才库,创作一批具有秦淮地域特色的优秀法治文化作品。发挥南京镜见律师博物馆、南京税收博物馆等普法阵地作用,开展各类公益普法活动,打造少年法庭特色普法品牌。

(三)深入挖掘法治文化内涵

传承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推动民为邦本、礼法并用、以和为贵、明德慎罚、执法如山等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融入云锦、剪纸、白局、皮影戏等民间艺术,以及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活动之中,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挖掘红色法治文化题材,讲好红色法治故事,继承红色法治基因。加强区域法治文化历史遗迹和文物的保护,宣传代表性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整理善良风俗、家规家训中的优秀法治内容,鼓励和推广符合法律法规、体现公序良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风家教,持续开展传播好家教、传承好家风等活动,让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在家庭中代代传承。

五、不断促进法治实践融合

(一)与法治社区建设相融合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优化自治机制,修订居民公约,建立居民参与的社区协调议事机制,探索互联网+居民自治,推进通过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社区APP等信息媒介搭建社区自治交流平台,促进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提升法治水平,探索两委干部法治建设履职报告制度,建立两单一图监督机制,将党务、居务、财务分项目分类别列入监督内容,推动社区管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营造德治氛围,加强家庭积分制、道德红黑榜、孝善基金等方法创新应用。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创建,巩固提升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成果。完善和落实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实施社区 “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社区每个网格培育2名以上懂法律、善沟通、愿奉献的法律明白人,每个网格拥有不少于5%遵法守法、家风优良、群众认可的学法用法示范户。

(二)在执法、司法、法律服务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

把普法融入执法、司法过程,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过程中加强普法宣传,充分运用公开开庭、庭审现场直播、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等形式宣讲法律,实现执法办案的全员普法、全程普法,引导公民依法维权、表达诉求。把普法融入法律服务过程,在法律服务、矛盾纠纷调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理过程中加强释法析理,引导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依法办事。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实体平台、热线平台融合发展。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完善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服务人员等以案释法制度和典型案例发布制度,针对群众日常生活遇到的具体法律问题及时开展普法,汇编近年来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事件面向社会公布、进行法律解读,使典型案事件依法解决的过程成为全民普法的公开课。

(三)以普法推动建设美好生活

坚持将法治宣传与家庭美德建设、良好家风宣传相结合,持续开展最美家庭”“平安家庭学法示范户评选、家庭学法月”“家庭学法竞赛等主题活动;坚持把公民法治素养基本要求融入市民公约、居民公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融入文明创建、法治示范创建和平安建设活动。着力深化美好生活德法相伴活动,从细节抓起、从小事抓起,持续推进文明餐饮、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观赛观演等系列活动,引导人们养成自觉排队、厉行节约、拒食野味、使用公筷公勺、绿色出行、垃圾分类、防止高空抛物坠物、遵守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的好习惯,提高规则意识、公共意识、责任意识,推动遵法守规。大力宣传崇法向善、热心法治的模范人物,对违法违规、失信等行为予以舆论谴责,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以普法推动服务中心工作

持续深化法企同行主题活动,落实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提高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完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制度,健全企业合规运营管理体系,完善以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提升企业管理法治化水平。开展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救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安康杯、青年安全示范岗等活动,发挥区消防法治文化场馆和区青少年安全法治教育中心等普法阵地作用,推动全区消防重点人群培训率达100%,促进全社会在应急状态下依法行动、依法办事,依法维护社会秩序。

六、强化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全区法治建设总体部署,作为全区绩效评价、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考核评价内容。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加强对全区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区法宣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推动、督促指导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

强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定期编制更新 “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普法责任制落实评估标准,将普法责任制各项制度设计落地落实,推动普法产品和活动的供给从以普法主管部门为主,转为执法、司法机关为主。全面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年度履职评议工作,实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年度工作报告制度,5年内对全区所有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单位开展一次面对面履职评议。全面探索区级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重要工作提示单、重点任务督办单、履行普法责任评价书三单一书制度。

实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对本系统本行业人员开展法治学习培训,并对管理服务对象进行普法的责任。制定本系统本行业普法责任清单,以适当形式向管理服务对象进行公示。

(三)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区委宣传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指导监督普法成员单位政务新媒体等大众传媒承担公益普法责任,设置普法专栏专题,针对社会热点和典型案事件及时开展权威准确的法律解读。

发展公益性普法社会组织。建立普法讲师团,发挥我区法律服务机构资源优势,加强与辖区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合作共建。加强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法律实务工作者、法学教师、大学生普法志愿者等群体的专业优势,广泛调动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社会资源,进一步明确人民调解员、社区法律顾问的法治宣传教育职责。

(四)深化运用新技术新媒体

加强政务服务网络、网格管理网络、治安维稳网络和法律服务网络的数据整合与融通,推动每户家庭至少1人加入法润民生微信群,促进群众需求与服务供给的深度匹配。充分运用新媒体,创新普法形式和内容,改变说教式、口号式的传统宣传形式,广泛运用原创视频动漫、直播带货等形式。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加强对优秀自媒体制作普法作品的引导,鼓励群众创作个性化普法产品。

强化基础保障工作

强化财政对规划实施的保障作用,确保普法经费与全区财力状况相匹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按规定把普法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探索建立社会力量普法资助机制。配齐配强区、街专职普法工作队伍,优先录用具有法律职业资格人员充实到普法工作一线,区级专职人员应当不少于2人、街道专职人员应当不少于1人。实施普法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各级普法工作人员大培训,5年内对街道普法人员轮训1次。

(六)做好绩效评价

建立有效对接省级指标、符合秦淮实际的阶段性指标体系和常态化责任评价体系,实现规划实施的全流程管控。加强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将普法责任主体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加强跟踪督导。认真开展八五中期评估和期末总结验收,及时表彰奖励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依法治理先进单位。

全区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从2021年开始实施,至2025年结束。各单位、各部门根据本规划制定本单位、本部门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并结合实际制定目标任务分解方案。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关键词Tags: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关于秦淮区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行动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网站地图 | 总访问量:62713791 次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南京标杆科技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20210327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