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淮区推进科创载体建设提质增效 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2-06-02 浏览数:8918 【字体:

区科技局局长  肖浒

2022526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科创载体是科技创业创新载体简称,指在南京市范围内由独立机构运营,支持科技创新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采用高科技创业的各类科技创业孵化载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大众创新创业的支撑平台。

根据本次常委会会议安排,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报告秦淮区推进科创载体建设提质增效工作情况。我报告的科创载体主要包括经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定或备案的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

近年来,秦淮区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推进科创载体提质增效,突出专业化、市场化导向,大力建设发展科创载体,创新服务模式,着力打造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简称科小)、高新技术企业(简称高企)培育的摇篮,科创载体建设体系进一步完善,科创载体质效进一步提升。

一、秦淮区科创载体建设现状及举措

目前,全区共有孵化器24家(含4家大学科技园),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11家、市级9家;共有众创空间32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7家、市级12家。孵化总面积55.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564家,培育科小392家,占全区38%培育高企134家,占全区28%培育瞪羚企业5家,占全区50%

2020年以来,全区新增孵化器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级2;新增众创空间省级7家、市级7家,2家众创空间国家级备案刚获科技部火炬中心公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总收入8.7亿元,纳税0.4亿元。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在省市绩效评价中获优秀和良好等次62家次,获得省市绩效评价奖励资金1009.5万元。省科技厅孵化器绩效评价优秀和良好家数2020年度位居全市第四、主城区第二,2021年度位居全市第三、主城区第一;2020年度孵化器工作因区域单位面积省级以上孵化器数量全市第一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

(一)抓增量,推进科创载体建设

面对有限的城市空间,秦淮区螺蛳壳里做道场在全市率先破题,率先启航城市硅巷建设,加快推进区域内一些重点项目建设和老旧楼宇、园区改建,确保科创载体源头供应。进一步挖掘盘活存量载体,全面梳理可培育载体,建立科创载体培育库,加速培育增量载体。实施载体跃升计划,组织专家加强对拟升级载体预审核,帮助载体有针对性地补短板,推进载体升级。2020年度南工大学科技园获国家级专业孵化器认定。近日,咚咚锵众创空间、创盈未来众创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获科技部火炬中心公示。

(二)促存量,推动科创载体内涵提升

采取自培和外送相结合方式,加大对载体管理人员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加强考核引导,规范科创载体运营,引导载体腾笼换鸟,切实提高在孵企业质量。推进投资+孵化载体运营模式,引导载体和投融资机构持股孵化在孵企业,与企业共成长。

(三)重引导,放大政策和考核功效

对新认定的国家、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经绩效评价分三年分级奖励 100 万元、30 万元、20 万元。对在孵企业首次获得科小评价和培育成高企的,分别给予载体每家1万和5万元奖励。支持载体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根据项目落地情况和产业集聚度给予最高 30 万元奖励。对载体和投融资机构持股孵化在孵企业的,给予载体最高 10 万元奖励。根据科创载体新增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数,培育科小和高企等情况开展绩效评价,评价合格的兑现资质认定奖励,连续两年绩效评价不合格,建议上级部门取消其资质。通过奖惩机制的建立,进一步规范科创载体管理。

(四)强宣传,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重点打造品牌活动,成功举办以创新创业 赢在秦淮为主题的第五届和第六届秦淮创客周活动。通过举办17场系列活动,不但选拔出一批成长性强,发展潜力大的优质项目,培养出一批自立自强、勇于拼搏的创新创业典型,也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展示、交流、融资和成长的舞台,集中展示了秦淮区科创载体发展成效和风采。成立物联网产业招商专班,围绕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和相关载体合作,积极开展外出招商和举办中华门创将大赛(深圳赛)、物联网产业联盟招商对接等重点招商活动,年年完成区里下达的招商目标任务。2021年招商工作在全区各部门考核中位居第一,获秦淮区招商引资工作部门组突出贡献奖,并获得奖励经费30万元。强化区级政策支持,两年来共兑现科创载体资质考核、培育科小、举办创新创业活动等相关区级奖励资金2121.37万元,惠及企业409家次。

二、秦淮区科创载体建设提质增效工作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科创载体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并加以解决。

(一)政府引导力度不够,载体运营意愿待提高

科创载体大部分为社会载体,载体运营方主要看租金盈利,政府主要看税收贡献。体现科创载体发展成效的得不到重视,行政引导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秦淮区地处主城区,商务商贸和旅游经济发达,一些楼宇、园区运营方为了租金和税收贡献,也更倾向租赁面积较大成熟企业,不愿意花精力和物力打造科创载体。部分科创载体在发展理念上与一般商务楼宇相同,秉持二房东思维,片面强调租金收益和出租率,一方面对入驻企业科技性质、成长性不设门槛;另一方面该毕业企业不能及时迁出,影响了企业生态培育和载体质量提升。

(二)运营方招商能力不强,引企水平待提升

科创载体发展阶段不同,载体运营方的经营策略也不一样。发展较成熟、形成产业集聚的载体,入驻基本饱和,运营方择优筛选,溢出效应明显;处于建设初期、产业定位模糊的载体,运营方则为了入驻率,对招引的企业不加筛选。科创载体引进企业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引企形式单一。招商引资主要是靠政府行政推动,通过招商项目发布会、经济洽谈会、外出招商工作队等传统方式开展,科创载体和中介机构参与意愿不强,很多小微企业由于缺乏规模和影响力没有资格参加,导致招引效果不佳。二是引企手段不多。科创载体缺乏专业招商队伍,多以网络招商为主,存在被动招商现象;市场资源挖掘能力不强,针对性招商选资能力弱,招商只看租金和收益,缺乏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三是同质化竞争明显。科创载体大多是利用老旧厂房、校区楼宇改造而成,载体相对分散,产业定位不明,缺乏差异化、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基本处于同质竞争粗放式低端模式。

(三)载体持续盈利弱,增值服务待深化

全区56家科创载体中,运营资本国有占30%、民营占70%,其中集团化运营占44%。国资运营的载体拥有资源丰富,但受体制机制影响,市场化运营不充分,尤其在对入孵企业资本介入、股权投资上存在壁垒;民营载体运营较灵活,但缺乏服务资源和市场对接能力,资金实力薄弱,深度参与入孵企业的能力不足,无法与入孵企业捆绑和共生发展;受集团公司管理制约的载体运营能力强,但资金使用限制多,载体发展不能自主把控。

上述三种载体运营模式,都直接导致科创载体源头供应减少以及载体项目投资、投融资能力、产业化培育等高附加值增值服务收入较少,持续盈利能力相对不足。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载体供应不足。秦淮区作为全省面积最小但特色最鲜明的主城区,虽然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但作为科技创新的承载体——科创载体的建设出现了瓶颈,可利用载体越来越少,科创载体数量和江宁区、雨花台区、江北新区等差距越来越大。二是载体收益来源单一。载体目前主要靠租金和物业收入为主,载体租赁饱和后,就没有其他收益增长来源,导致载体后续投入减少,活力下降。载体自身孵化基金大多缺乏实质性运作,参与企业投资的微乎其微,享受不到企业发展红利。三是机构服务有待提高。大多载体为了符合申报和绩效评价,嫁接了相关服务机构,但是部分服务机构由于专业性不强、服务不够深入、孵化服务效能较差。

三、下一步促进科创载体建设提质增效工作打算

对于老城区而言,创新就是生命力。秦淮的发展,传统靠的是商务商贸文旅等优势项目,未来最大的倚靠就是科技创新。针对目前存在问题,结合秦淮区实际、科创载体特点以及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规律,下一阶段,从三个维度推动科创载体提质增效:秉持大科技理念,统筹各方资源,突出政府引导,加大科创载体建设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引培力度;坚持产业化思维,注重特色化、专业化载体打造,实现载体从企业孵化向产业培育转变;善用市场化手段,按照市场规律来激发载体运营方的动力与活力,提升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引进和孵化质量。

(一)科学引导,持续激励

1、强化统筹与政府引导。坚持把城市有机更新和科创载体建设相结合,高标准打造秦淮硅巷,探索主城创新新路径。遵循创新不仅在园区、更在城市社区的理念,把主城里大院大所的科技资源的优势用好,推进南航大、南理工两个创新湾区建设,在街巷中释放新的创新空间,让老城区转换新动能,让存量空间释放增量价值,逐渐形成新建、提升、储备的科创载体梯次供给模式。

2、推进落实与政策支持。通过出台秦淮区经济加速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速打造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示范区的若干政策举措等文件,将科创载体培育科小、高企等指标与街道捆绑,既突出街道的真抓实干和载体管理运营成效,又突出入孵企业技术含量和街道招商引资企业质量。鼓励载体严把入孵关,建立入孵企业筛选培育机制,选好科技孵化苗子;引导载体腾笼换鸟,该毕业企业按比例强制搬出载体,为引进优质企业预留载体空间;将培育科小、高企以及增值服务效益等作为评价科创载体绩效的重要指标。

(二)依托联盟,整合资源

发挥科创载体联盟作用,强化载体之间、载体与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资源整合,通过两个共享实现资源互动、优势互补,调动社会创新创业要素,系统提升科技型小微企业引进与孵化能力,形成科创森林培育生态体系,助力科创载体提质增效

1、建立联盟与中介服务共享机制。通过科创载体孵化联盟与中介机构签署服务契约,达成服务绩效和奖励承诺,构建载体中介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内外资源有效互通互联。对中介服务机构推荐的落地项目,引进或服务的在孵企业培育成高企、瞪羚、独角兽、上市企业或投融资机构入股孵化的,由载体给予中介机构一定奖励激励。

2、建立载体之间招商共享机制。推进科创载体之间签署招商联动协议,根据载体产业定位、资源禀赋、入驻政策等,按照联盟统筹,载体主导原则进行差异化招商,引导企业有序流动,形成载体联动和招商合力。根据载体意愿和资源,定期开展线上或线下专题招商推介会、产业论坛、行业对话等招商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招商对接。

(三)打造平台,服务发展

科创载体孵化企业,除了提供办公空间等基础服务外,更需要在技术、产品、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及与之相应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针对在孵企业早期发展特点和科创载体发展需要,打造三个平台解决市场、资金、发展问题。

1、成立创新产品推广平台。建立资源汇聚、开放共享、分工协作的秦淮创新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健全创新产品的信息的收集、加工、储存、传播和服务的工作机制。企业通过秦淮创新平台小程序,进行产品推广、技术对接等互动,促进企业交流与合作。目前,已经形成第一批区级创新产品示范目录,收集区域内99家企业174件创新产品。

2、建设科技金融对接平台。发挥好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对接服务平台作用,创新贷款风险代偿机制,加大贷款补贴力度,简化规范网上申报流程、审批及发放模式,着力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资金需求问题。鼓励载体加强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合作,探索孵化器+天使投资+创业企业持股孵化模式,既能促进企业发展,又可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平台已汇聚中国银行、南京银行、紫金创投等50多家投融资机构,2020年以来,帮助区内300余家科技企业获得投融资20亿元,较好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投融资难、投融资贵的发展瓶颈。

3建立区域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秦淮区“1+X”公共服务中心进园区行动,打造互联网+孵化器运营模式,实现科创载体公共服务全覆盖。通过线上+线下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精准化科技服务,实现服务企业零距离。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开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为在孵企业提供研发、检测、中试等公共技术平台,为专业孵化器打造提供技术支撑。推进白下高新区加速器建设,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特色产业园全链条式孵化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服务,持续营造最优营商环境。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关键词Tags:
上一条: 关于白下高新区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下一条: 关于《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 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

网站地图 | 总访问量:58592379 次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南京标杆科技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20210327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