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淮区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发布时间:2022-08-16 浏览数:7616 【字体:

区财政局局长  李慷

2022728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秦淮区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

1、企业国有资产总量

截至20211231日,全区9家区属国企集团资产总额651.89亿元,同比下降6.9%;负债总额512.61亿元,同比下降9.69%;所有者权益总额139.28亿元,同比增长5.09%;资产负债率78.63%,同比下降2.44%;实现营业收入29.23亿元,同比增长26.64%;由于疫情影响趋于平稳,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当年减亏1.19亿元,利润总额为-1.6亿元,同比减亏42.72%

2、国有资本布局情况

经过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区属国有企业建立了以股权为纽带、以资产为依托、以管理为核心的公司治理体系,逐步形成了功能明确的国有资本布局。我区国有资本投向按照行业板块性质分布如下:历史片区保护板块占比46.96%;城市建设及维护板块占比23.1%;科技创新发展板块占比17.88%;文化旅游板块占比8.01%;企业投资与资产管理类占比2.45%;商务商贸产业板块占比1.6%

3、服务经济发展情况

2021年,区属国有企业实际完成投资83.2亿元。所承担实施的重点项目36个,重点项目实际完成投资64.16亿元,其中:市重大项目11个,累计完成投资28.38亿元。资产过百亿元的企业共3家,营业收入在1亿元至10亿元的企业共8家。全区国有企业劳动生产总值9.5亿元,同比增长48.88%

4、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情况

2021年,区属国有企业共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992万元,当年资本性支出992万元。所有监管企业已全部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截止20211231日,全区纳入2021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编报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共188家,其中:行政单位62家、事业单位126家。

1、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情况

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76.42亿元,同比增长14.7%;负债总额72.32亿元,同比增长36.04%;净资产总额104.09亿元,同比增长3.53%

按单位属性划分,资产总额中行政单位资产79.93亿元,同比增加14.17亿元,主要为区房产局土地收入专户货币资金变动较大;事业单位资产96.49亿元,同比增加8.53亿元,主要为水利设施纳入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编报范畴。

按资产属性划分,资产总额中流动资产81.12亿元,占比45.98%;非流动资产95.29亿元,占比54.02%,其中固定资产净值15.22亿元,无形资产净值0.3亿元,在建工程0.65亿元,长期投资0.16亿元,公共基础设施原值78.96亿元。

2、行政事业单位房屋情况

全区行政事业单位房屋总面积93.64万平方米,原值14.58亿元,净值10.87亿元。其中非经营性房产77.39万平方米,经营性房产16.25万平方米。

3、行政事业单位车辆情况

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车辆(机动车)合计218辆,其中行政单位151辆,主要涉及法院、市场监督局、政府办、街道等部门;区属事业单位67辆,主要涉及教育、卫生、城管系统等部门。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截止20211231日,全区土地总面积4910.97公顷。其中:农用地59.72公顷 (耕地35.71公顷,园地3.25公顷,林地11.24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9.46公顷,其它土地0.06公顷)、建设用地4832.8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 用地4523.6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56.71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2.50公顷);未利用地18.40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6.68公顷、草地1.72公顷),无矿产资源。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1、资源整合优化布局

按照主业突出,同业归口的原则,形成更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全区产业发展战略要求的国有经济布局。一是根据《秦淮区区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明确国资集团产业投融资平台功能;推动明商集团进一步聚焦现代化农贸市场管理、物业服务及楼宇经济;放大文旅集团在餐饮、文化旅游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优势;指导国企推进物业板块深度融合,提升物业管理水平。2021年已初步完成壹城集团、越城集团物业公司整合工作。二是组织区属国企开展低效劣势企业专项清理工作,重点治理亏损企业7家、减亏2500万元,2家企业实现协议清算,1家企业实现股权转让,清理处置工作初见成效。

2、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一是支持科创集团加大全区新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投资。截至2021年末,共投资科技创新企业21家,投资金额达6.8亿元;同时,科创集团积极发挥载体功能,与南理工、金科院、航天晨光等高校院所、央企投资共建国家级孵化器1个、省级运营平台3个,有效提升了区属国企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二是发挥国企平台作用,扶持区域内科技企业发展。鼓励区属国企大力引进和应用区域内科技企业先进技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运用区内中小科技企业的产品、服务和应用场景,并将该项工作列入国企高质量考核。

3、推进重点改革任务

一是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部署,针对我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短板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具有秦淮特色的“11+11”项改革举措(即出台11个制度文件、制定11项行动方案),明确了8个部分、35条具体措施、105项改革任务,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截止目前,105项改革任务已全部完成。二是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指导国企制定《授权管理办法》,以制度化形式落实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强化经理层行权履职;选优配强35名国企集团外部董事,进一步强化和规范董事会建设,切实发挥董事会在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监督指导作用。三是制定了区属国企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方案,已实现经理层成员应签尽签,区属国企推行比例达到100%四是出台《关于推进区属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加速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

4、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水平

一是严格执行《秦淮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管理办法》,着重从财务监管体系、内控建设、重大财务事项等三个方面强化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管。严格执行《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企业人力成本管理。二是按照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要求,出台《秦淮区国资办对区属集团的授权放权清单》,进一步实施授权,将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事项依法归位于企业,激发企业活力。三是规范经营性资产管理。持续推进区属国有经营性资产权证办理,提升资产商业价值。目前,全区国有经营性资产共有2145处,总面积120万㎡。2021年实现租金收益4.1亿元(含因疫情减免金额0.22亿元),同比增长16.93%。四是坚持效益为先原则,逐步加大经营业绩指标、市场化指标的考核比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

5、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

一是切实规范投资行为。制定出台《秦淮区区属国有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对所监管企业实施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明确禁止类项目和特别监管类项目,对重大特别监管类及1000万元以上的非控股投资项目实施双重论证二是组织指导区属国企按照融资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降的管控要求,制定2021年度融资计划,确定债务控制或压降目标,并将此项内容列入国企经营绩效考核,促进区属国企切实履行债务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三是加强融资过程监管。严格按照下达的融资计划强化融资管控,加强放款审核,减少资金沉淀,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融资方案竞争比选,进一步降低新增融资成本,2021年,当年新增融资平均成本为4.53%,同比下降了0.16个百分点。

6、坚持党建引领

一是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各国企集团将党建工作内容纳入公司章程,将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制度情况纳入2021年度党建考核。二是修订区属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进一步明晰了党组织前置讨论和决定,以及董事会、经理层、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或决定的重大事项范围,不断规范企业决策行为。三是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夯实国企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2家国企基层党建创新工作被区委组织部表扬;2家物业项目创成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省级示范点。四是积极支持抗疫防疫。组织和动员国企52个基层党组织、5958名干部职工参加疫情防控,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体现国企责任与社会担当。出台减轻企业房租负担实施细则,对承租国有经营性房产的中小微企业实施租金减免。2021年为690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金额2100余万元。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1、夯实管理基础,强化资产管理刚性约束

一是严把入口关,强化资产配置标准刚性约束,结合资产存量和资产使用现状,保障履职需要,严格审核新增资产配置,盘活存量、控制增量全年共计新购置资产1.09亿元,同比下降9.1%二是规范出口管理。严格执行资产处置审批程序,通过线上审核资产信息与现场查验资产使用状态相结合的举措,对达到使用年限且确无使用价值的资产予以批准报废,全年共审批48家单位报废报损资产原值3892万元,同比下降49.7%

2、强化分类指导,推进重点工作部署实施

一是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类资产入账进度。结合政府会计制度落实及本区资产管理实际,推进有关主管部门及单位规范和加强对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会计核算。继交通市政等公共基础设施完成会计核算后,2021年水利基础设施10.18亿元完成登记入账。二是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清理脱钩工作。针对改制未完企业遗留问题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由主管单位协同行政审批等多个职能部门共同探讨政策途径,规范履行清理脱钩流程,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截止2021年底,除涉税、涉债、涉诉的企业外,共有65家企业、17家分支机构已完成清理脱钩。三是组织开展专项清查工作。对2013年以来楼堂馆所建设情况进行自查,通过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清单、工程项目政府采购清单、政府投资项目批复清单等各类口径,核查房屋资产配置、使用情况,进一步强化重点资产监管意识。

3、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一是严格控制资产政府采购,除应急救灾、安全管理、新增业务、人员增配等原因外,各预算单位非必要不得购置电脑、办公家具、车辆等资产。二是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要求,优先通过调剂方式配置资产,全年划拨调剂资产542万元,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三是通过考核激励,提高经营性资产使用效益,2021年全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房产租金收入5021.21万元(含疫情期间减免租金88万元),同比增长3.5%

4、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发挥资产保障作用

一是认真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房屋租金减免工作。积极落实上级部门决策部署,对承租我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房产,因受疫情影响暂停营业的租户减半收取202178月租金,共计减免88万元,积极响应助企纾困政策落地,发挥资产公共服务能力。二是发挥疫情防控资产保障作用。畅通疫情防控资产采购绿色通道,明确疫情防控资产管理主体责任,统筹调配使用疫情防控资产,切实发挥资产保障作用。三是发挥资产社会效益,服务公益类事业发展。2021年,经区经营性资产出租管理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秦虹街道悦华养老服务中心续签了900平米房产免租协议,瑞金路街道830平米房产面向居家医疗照护企业定向出租,用于满足社区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发挥资产社会服务能力。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1、全面推进南京市秦淮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0-

2035)编制工作

一是基于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以《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和《江苏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 指南(试行)》为指导,以全市双评价为基础,完成了秦淮区三区三线的划定工作,并开展三调基数转换工作。二是基于存量活化,编制全域更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基于多规协调,充分衔接现有各类用地规划,加快低效闲置资源的更新改造,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探索面向存量的空间规划路径。三是规划形成一城双河、城河一体、蓝绿串联、生态宜居的总体格局。

2、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创新工作

一是服务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工作。2021年,服务南外、新街口铁管巷、二档馆等22个市级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工作,开工率达91%二是配合完成土地集中出让工作。有效配合完成12宗土地出让计划,土地出让金合计282.2亿元。三是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试点探索工作。成立全市首个区级城市更新实体运作部门(区城市更新办),实现城市更新工作从前期研究、政策审批、开工建设到招商运营全流程与管理服务,全力推进石榴新村、荷花塘、小松涛巷等一批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项目。

3、深入推进集约利用资源工作

一是盘活两宗闲置土地。其中:石榴新村地块面积16亩,为商住用地,现正作为全市城市更新试点工程项目推进;原苏宁置业中山东路地块面积19亩,为商办混合用地,现已收回,正拟申请新的规划条件后开发建设。二是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2021年以来,通过退二进三、增容技改途径,全力推进数字创新园、江苏无线电厂、白下高新中日合作创新园等项目的低效用地再开发。三是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探索功能导向型土地供应新模式,全力维护土地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4、推进监测、确权登记和历史遗留补办不动产登记工作

一是配合上级部门按时保质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全面掌握区域真实准确的国土利用现状,根据上级自然资源部门部署,逐步配合开展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二是配合市局启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配合开展秦淮河(秦淮段)统一确权登记等工作。三是全年共补发涉军、涉拆迁安置不动产登记证1480件,完成率达90%以上。

三、国有资产管理面临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指导监督和大力支持下,我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初步进展,同时,也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企业国有资产方面

一是国企参与市场化竞争意识待提高。区属国有企业围绕高质量发展对标找差,探索创新,开拓进取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国企主营业务过于依赖政府分配的城市建设、市政养护、历史文化保护等社会公益事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水平不高。二是国企干部队伍结构待优化。区属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呈现学历水平低、年龄结构老化、专业人才缺乏的特征。在中层管理人员中,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后备管理人才储备相对不足。三是企业经营性债务规模总体较大。由于区属国有企业承担的建设任务较为繁重,且大部分为老城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特点明显的项目,建设周期较长、经济效益不明显,导致企业债务规模较大。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

一是配置效率有待加强。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衔接,建立以存量制约增量的资产预算审核机制,不断提高资产配置效率。二是核算管理有待规范。依据管养职能划分,进一步厘清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权属,严格落实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加快对尚未核算的公共基础设施按要求核算入账,完整反映国有资产管理基础信息。三是资产管理执行力有待加强。部分单位资产管理责任意识不足,存在资产分类不准确,老旧资产卡片信息不完整,无形资产甄别不清,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三)国有自然资源方面

一是土地报批难度加大。目前我区仍有集体土地约2500亩,新《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实施,对土地报批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大量原批后实施的内容变成了报批的前置条件,并受公益性项目影响,使立项工作有一定的困难。二是违法用地查处较难。主要集中在绕城公路两侧的红花街道区域,如地铁工程秦淮段,由于征收报批周期性因素,获得批文的时间较长,而地铁施工过程中,多种因素要求加快进度,故先行施工,从而导致用地违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不断深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着力加强国有资产治理体系建设,努力提升我区资产管理水平。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方面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针对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市场化机制待健全、干部队伍结构待优化、企业债务规模较大等问题,下一步,区国资办将聚焦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为主线,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着力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加大推进力度,进一步压实国企三年改革任务

一是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持续推进年度重点任务,不断巩固改革成果。二是有效监测改革工作进展。关注各集团关键指标进度情况、改革工作亮点及经验、困难问题和工作建议。三是全面强化改革工作考核。督促各集团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落到实处。

2、推进转型发展,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是深入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市场化手段加快推进混改进程,积极吸引各类资本,增强国企活力。二是整合全区物业公司资源,形成规模优势。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剥离不良资产等方式重组物业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将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开拓新兴市场、拓展增利空间作为年度企业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国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市场化程度和获利能力。四是深化国企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提升人员能力。持续做好国企集中公开招聘工作,优化职工结构,为国企发展储备高素质人才。

3、严格债务管控,进一步压降系统性债务风险

一是实时开展债务监测,及时掌握和预警企业债务风险。二是明确债务管控目标。指导区属国企按年度确定债务控制或压降目标,以促进区属国企切实履行债务风险防控主体责任。三是加大考核。债务管控考核分值占比大幅提升至25%,引导企业加大债务风险防控工作力度,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4、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

一是全面总结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推进国企党建质量提高和全区红色体系良性循环贡献国企力量。二是加强国企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优化班子结构,建强战斗堡垒。三是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开展廉政月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红线意识。

(二)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方面

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夯实管理机制,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一是完善资产配置标准。严格按照资产配置文件标准,将单位人员编制、办公面积等与资产配置相结合,为资产配置预算编制提供执行尺度,减少资产重复购置或超标准购置。二是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协同。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和审计监督中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采取有效联动机制,对于资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单位,核减资产配置预算。三是探索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模式。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2、坚持问题导向,促进资产管理增质提效

一是结合审计、巡察发现资产配置超标问题,督促单位有效落实整改,从挖掘问题根源入手补全制度短板,进一步完善并细化服务大厅、执法检查、专业管理等特殊资产配置需求标准,提高资产配置、使用效率。二是针对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有待加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问题,指导主管部门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准则要求,科学合理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公共基础设施资产,实现从清单式粗放统计到规范化精细入账监管的转变,使其更好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三是通过部门数据比对发现管理漏洞,督促单位对已投入使用的在建工程,按规定及时转入固定资产,确保国有资产监管范畴完整。

3、加强政策指导,有序推进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建设

一方面通过政策宣传、组织培训、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继续深化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压紧压实部门单位主体责任,提高对资产管理政策理解和执行力,同时在全面梳理清理的基础上,健全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细化硬化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完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以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内控制度为模板,进一步规范细化具体制度标准,增强制度可执行性,强化制度约束力,加大执行落实力度,有效防范资产管理风险。

4、完善管理平台,推进业务流程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一是不断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按照上级财政部门工作部署,有序推进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化文物资产等各类国有资产纳入信息化管理平台,进一步夯实资产管理基础。二是通过各类报表系统比对数据信息,提高数据质量要求。通过审核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月报、年报数据,强化数据一致性要求,促进资产登记管理与财务会计核算衔接,做到网账相符、账账相符三是完善信息化系统各类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着力构建全面、准确、细化、动态的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发挥信息化管理优势,动态掌握资产存量现状,为科学合理配置资产提供依据。

(三)国有自然资源管理方面

在省、市出台关于自然资源资产核算评价制度研究和规范要求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情况,逐步扩大自然资源报告的覆盖面,保障自然资源资产安全,大力推动自然资源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加快自然资源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准确把握国土资源管理和自然资源管理的内在联系,聚焦自然资源调查确权登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资源资产合理有偿使用等任务,推动全区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保护与利用,切实履行工作职责。

2、扎实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跟进国土空间规划改革部署,加快规划融合,建立健全我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空间管控方式。

3、加快集体土地征收报批

一方面满足项目建设用地的需求,另一方面,实现集体土地的国有化,农村村民的城镇化, 从而达到全域城市化的目标。

4、着力促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修复方式转变

紧扣自然资源管理新职责,从单一保护向综合保护和生态修复转变,充分发挥资源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源头作用;从资源开发利用向资源资产管理转变,突出自然资源的资产管理属性, 推进自然资源精准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从单一管理向复合管理转变,充分发挥资源调查评价、空间规划管控、资源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资产管理、资源确权登记等统一管理优势,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科学指引,为建设秦淮河畔·活力城区的新秦淮提供资源要素保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认真听取审议意见,及时整改问题,逐步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工作长效机制,促进国有资产管理更加公开透明,为服务我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附件:1.秦淮区2021年度行政事业资产负债表

2.秦淮区2021年度行政事业固定资产情况汇总表

3.秦淮区2021年度区属国企主要财务指标完成情况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关键词Tags:
上一条: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纪要
下一条: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

网站地图 | 总访问量:58053644 次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南京标杆科技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20210327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