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秦淮区非遗活态传承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10 浏览数:7121 【字体:

大力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工作,对充分彰显我区文化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秦淮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我区非遗活态传承工作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秦淮区非遗活态传承工作现状

1、重视体制机制建设,编制相关保护规划。出台办法规范管理,开展非遗项目认定工作,制定中长期保护规划。

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动非遗进校园。打造“一校一品一特色”,打造南京市非遗宣传展示基地,举办一系列少儿非遗活动。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生产性保护。实施“本土人才育成计划”,积极布局非遗生产性保护展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4、加强非遗品牌建设,不断扩大影响力。大力打造秦淮非遗馆文化“新地标”,全力打造秦淮灯会IP,推广宣传非遗保护成果。


存在的问题

一是非遗活态传承机制不够完善。

二是传承人培养难度较大。

三是生产性保护工作力度不够。

四是整体性保护不够。


建议

1

加强规划引领作用,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一是做好非遗活态传承工作规划。做好我区的非遗活态传承工作,要以顶层设计的思维,在文旅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总体框架指导下,结合秦淮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实施分类传承。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扎实做好基础性研究工作,激发非遗活态传承的文化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不断建立健全非遗活态传承体制机制。要学习福州经验,推动出台秦淮区非遗活态传承工作规范性文件。

二是探索“非遗项目+传承人+基地”机制。正确处理好非遗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的关系,积极探索“非遗项目+传承人+基地”机制,成立由非遗保护专家、传承人、政府相关部门、第三方机构组成的评估小组,建立项目评估机制,形成系列研究的实践课题,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保护工作中来。

三是建立非遗联姻职教机制。“非遗非所遗,非遗非可遗”。在职业教育课程中嵌入非遗传统技艺能有效地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建议建立和推动非遗联姻职教机制,探索非遗传承人的职业化。可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南京市莫愁中等职业学校非遗学院等职业院校联动,建构“非遗联姻职教”活态传承非遗项目和培育传承人的范式,学习借鉴“苏工美模式”,打造集成平台,深入推进传承发展工作。

四是建立非遗人才研修培养机制。依托高校、研究机构开展传承人研修班,培养非遗专门人才,拓宽现有传承人的视野,帮助他们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文化素养和设计创新能力。可聘请非遗传承人对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在职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让教师们不断地总结、实践、归纳、转化与创新,逐步将非遗项目提炼成为更便于在校园内普及的内容。



2

加强传承队伍建设,构建多层次传承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传承人,活态传承的关键也是传承人,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培养。

一是重点扶持传承人群体。传统的传承关系主要来自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这部分人是非遗活态传承的主力军,要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不仅要给予荣誉表彰,还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更要帮助他们传授弟子,支持他们不断提升和创新,使得非遗项目能够代代传承。

二是培养“小小传承人”。要大力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发挥武定新村小学、梅花山庄幼儿园等非遗特色校园样板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非遗项目校园全覆盖。通过举办展览、网络直播等多种形式讲好秦淮非遗故事,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亲近非遗、接触非遗、了解非遗,感受和体会到非遗项目的美好,加入非遗爱好者队伍,扩大未来的非遗传承人基础。

三是大力推动适合老年群体的非遗项目。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秦淮区老年人群体数量越来越多,老年人群体对传统文化有感情、有记忆、有体验,更容易接受非遗项目。借鉴黄埔区非遗进社区经验,认真梳理和推广适合老年群体的秦淮非遗项目,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到非遗体验中来。要建立区文化馆、街道文体活动站、社区活动中心三级层面的推广机制,使更多的老人在丰富生活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非遗项目的传承者。

四是积极培育中高端传承群体。“消费者欣赏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最佳途径”,面向中高端人群拓展非遗项目活态传承,能够不断延续非遗项目的生命力。在非遗产品方面,要在售卖的同时教授制作工艺,使这部分群体既作为购买者,也成为传承人。如,深受职业女性喜爱的绳结、剪纸、制扇等非遗项目。在非遗体验方面,很多中高端群体有进一步丰富文化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的需要,可引导他们在非遗体验中传承,如古琴(金陵琴派)、昆曲等。



3

加大生产性保护力度,探索推动非遗产业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先要解决“活下来”的问题,只有在“活下来”的前提下,才能向“活得好”的目标努力。通过生产性保护,使得这些非遗项目在市场中获得经济效益“活下来”,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并吸引更多的人才进行学习与传承,同时也让非遗产品走进人民大众日常生活,形成良性循环。

一要梳理非遗项目,重点扶持有条件产业化项目。非遗活态传承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参与创造当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实践。要结合秦淮非遗商品中有产业化的历史和市场需求,对已经形成有消费需求、消费对象、消费行为等完整消费链条的非遗产品,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如,传统技艺方面,重点扶持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绒花、制扇、绳结等项目;传统美术方面,重点扶持十竹斋饾彩拱花、中国剪纸、木雕、泥塑、玉雕、内画等项目;传统医药药物炮制方面,重点扶持张简斋医术、金陵中医推拿术、金陵杨氏中药炮制、金陵陶氏灸疗术等。

二要提炼非遗元素,推动活态传承的时代创新。要引导和鼓励我区的传承人提炼非遗的核心元素,把传统融合到现代的设计和审美中,开发具有时代特色的非遗产品,让产品被更多的群众所认可。在发展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数字藏品发展前景广阔,端午五福粽子香包、辉县剪纸等非遗数字藏品均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秦淮非遗产品众多,可由区文旅集团牵头成立数字藏品工作部,推动非遗传承人、文博机构、数字技术公司、文创公司等多方合作,挖掘我区非遗资源,提炼非遗产品中的造型、色彩、图案等形式语言,大力发展非遗数字藏品。

三要加速形成集聚,培育龙头企业。要积极引入现代化科学管理模式,搭乘夜间经济的快车,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形成非遗产业集聚。可建立“3+4”非遗产业发展架构,3是打造三个非遗产业基地,即以非遗馆、秦淮人家等为龙头的夫子庙区域非遗产业基地、民俗博物馆为龙头的熙南里区域非遗产业基地、全国金银细工联盟为龙头的白下高新区非遗产业基地。4是打造4个千万级以上的产业,即打造以秦淮灯彩公司为龙头的灯彩产业,以全国金银细工联盟、宝庆银楼为龙头的金银细工非遗产品产业,以秦淮人家、晚晴楼等为龙头的小吃产业,以梧翊凰非遗文化公司等为龙头的手工技艺产业。推动非遗馆从公益性向市场化转变,激发其经济功能;整合民俗博物馆内的非遗项目,联合打造手工技艺产业集聚地。



4

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非遗“国字号”品牌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在一定的历史、地理、经济、人文等综合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既要对某一个非遗项目进行保护,更要打造适合非遗项目生产发育的土壤。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不仅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环境变成可以养鱼的活水,而且可以更好地开展非遗活态传承。

一要充分认识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要意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非遗“国字号”品牌,秦淮区是一个非遗项目众多、历史沉积深厚、资源禀赋颇佳的文化大区,被评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夫子庙、熙南里被评为全国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秦淮区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一旦创建成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和扩大我区作为非遗大区的地位和影响,有利于非遗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体系化、长效化建设,有利于整合文旅资源放大集聚效应,推动我区非遗活态传承向纵深发展。

二要力争实现从“省级”到“国家级”的创建“两连跃”。文旅部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建设3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目标,加强非遗区域整体性保护。要积极抢抓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要求,组建专家团队总结梳理我区有特色的文化形态,认真编制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首先跃升到“省级”,再由“省级”跃升到“国家级”的两连跃,打造非遗“国字号”品牌。

三要超前谋划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功能定位。打造文化生态保护区,不能只是要一个荣誉称号,应当既要面子也要里子,要对其功能定位提前谋篇布局。一旦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就要对如何进一步发挥文化生态保护区作用、叠加和放大“非遗+文旅”的效应等问题作深入研究和思考,在发挥文化功能的同时,更加关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条件成熟时,可以建立择优引进和项目输出机制,形成面向全国的非遗项目集聚地,充分挖掘和放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品牌价值。



供稿: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

编辑:郭志军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关键词Tags:
上一条: 【建言献策】秦淮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下一条: 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城市更新的建议

网站地图 | 总访问量:57850742 次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南京标杆科技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20210327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