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作为主城区、老城区,区域由老秦淮、白下、建邺区重组而成,3-4万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大。其中老年人基数大、占比高、增速快、高龄化。全区60周岁以上人口达到211903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0.79%。80岁以上的老人36566人,占老年人口的17.26%。百岁以上老人达到104人,位居全市第一。空巢老人25792人,独居老人2877人。为应对深度老龄化的趋势以及养老需求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秦淮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率先突破,加强顶层设计、规划统筹和公共投入;民政部门强化牵头抓总、建章立制、考核指导;各街道社区落实属地清单,守牢兜底责任;相关部门履行法定职责,形成支撑合力。通过上下努力和系统集成,基本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统筹发展、保障基本、适度普惠的养老服务格局,探索形成居家与机构双向渗透、融合发展的秦淮养老范式,获评全域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省级创新示范区。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1、强化组织统筹,增加养老服务供给。一是构建责任体系。制定《秦淮区养老服务发展 “十四五”规划》,建立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机制,区政府定期听取汇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区民政局发挥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的作用,区发改、建设、房产、卫健、应急局等相关单位加强协同配合,形成一体化工作格局。将养老服务发展列入区重点工作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定期督查考核。按照“三全三智”模式,在全市率先建成区级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实现养老服务智能派单、养老安全远程监管、养老需求24小时承接,统筹辖区养老服务资源直达老人。二是强化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能。 2020年财政投入4070万元用于养老服务,2021年投入4587万元,增幅12.7%,福彩公益金占当年支出的69%。按照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的标准,落实新建住宅项目养老服务用房配套建设,在南部新城规划建设红花路、大明路东等4处居住社区中心,养老服务设施总面积达到17000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实行 “两无偿一优先”的政策,按照每百户不少于15平方米的标准,通过新建、改建、购买、置换、租赁等方式配置养老服务设施,平均每年增加近10000平方米。加强老旧住宅区适老化改造,市区两级共投资3亿元,实施老旧小区整治项目44个,房屋308幢,惠及居民1.4万户。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完成规划审批215部,交付使用178部。三是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瑞金路街道利用900平方米的国资用房,引进上海福寿康养老产业集团公司,建设养老创新产业园。朝天宫街道利用3000平方米的国资用房,与宝石花、苏尚等单位合作,打造数字养老产业园。
2、结合区情实际,促进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从秦淮资源禀赋及辖区老年人特点和需求出发,探索“居家即机构、机构有居家”双向渗透,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新路径。一是强化社区养老服务支撑。建成14个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和58个3A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培育、引进社会组织27家,打造10分钟“养老服务圈”,每年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40万余人次。实现有意愿的特困人员全部集中供养,签署“结对关爱协议”, 全面落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照料服务。将独居老人分为红、橙、绿三类关注等级,安排社区工作者和养老服务组织进行巡访。累计完成2200户特殊困难的高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探索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对老年人家庭成员开展免费培训,引导子女更好地履行赡养义务。二是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质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每年新增养老床位30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45张。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基础指标达标机构数占比100%,在全省率先开展《养老机构膳食服务基本规范》的贯标工作,对全区养老服务机构收费情况进行备案,保证服务收费标准相对稳定,要求养老服务机构在显著位置明码标价公示,主动接受监督。三是创新探索医养结合。在全省率先启动以“政府主导、部门主管、第三方主营、医疗机构主责”为特点的“秦淮网约护理”服务,由医疗机构组织执业护士,采取“线上申请、线下服务”模式,为失能、半失能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5大类25项”护理服务,实现手机APP和微信小程序下载量1万余例,服务团队272人,20家医疗机构共服务患者4027例,居全省前列。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为4万余名60岁以上老人提供慢性病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等服务。推动红十字医院、区中医院、航天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推动区中医院和悦华养老集团签订中医颐养合作协议,推进新建养老机构的护理型床位建设,指导具有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开通医保。作为全市唯一的试点单位,率先开展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工作。针对重度失能老人群体提供基础照料和专业照护2大类18项服务。目前全区已接待咨询4804人,受理申请2766件,开展服务1812人。
3、加强扶持监管,保障养老行业健康有序。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养老服务管理人员、护理服务人员、营养师、康复师、安全员等人员的专业培训,负责初级、中级养老护理员培训,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岗前培训率100%。组织区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并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南京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全面建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制度,已建成1个区级时间银行管理中心和104个时间银行服务点,全区志愿者注册数2060人,服务对象3582人,完成服务35170单,在全市实现第一例志愿者时间兑换服务。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银发顾问体系,让老年人及家属能够就近获取养老政策咨询服务。二是强化综合监管。依托应急管理“181”信息化平台和江苏省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开展养老服务领域安全生产检查,形成检查、整改、验收、销号的工作闭环。建立“凡补必评、凡服务必评、凡评必挂钩”养老服务评估机制,定期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综合评估,作为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的依据。区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与市级平台加强对接,归集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信用信息,逐步建立养老服务机构信用分制度、“黑名单”制度。开展养老服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信用状况、履约能力进行全面判断和评估,对失信主体加大抽查比例和频次,依法限制享受政府补贴资金、税费减免等项目,限制参加政府采购。全面落实疫情防控 “五有”要求,压实养老机构主体责任。三是开展专项整治。将养老服务机构纳入街道网格化监管,开展防范化解养老服务诈骗专项行动,全区养老机构均纳入绿色管理。对64家养老服务市场主体开展风险排查,除“候鸟养老”相关企业已被公安立案侦查之外,未发现存在非法集资风险。
二、存在问题
1、统筹协调机制仍需完善。政府相关部门在养老服务规划、工作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相互协同和合作有待提高,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也亟需有效衔接。目前养老服务资金主要靠财政投入,虽逐年加大,但对应加速增长的服务需求仍处于较低水平,且使用效益不够高。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发挥不充分,社会资本进入在供地、融资、用人、政府补贴等方面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宣传不够,尤其是对家庭赡养、扶养义务的宣传还不到位,受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双重影响,老年人的服务市场尚未有效激活,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处于较低水平。养老服务志愿者数量少,与服务对象、服务机构以及社区之间关系松散,作用发挥不明显。
2、养老服务供需不够匹配。一是养老资源配置与人口结构、实际需求不平衡,老城区服务场地不足,个别街道还未建立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部分社区站点未达标,既有服务设施提供文体娱乐类服务比例大,日间照料中心因服务能力不足、安全保障不健全,难以提供日间托养和康复护理等服务,造成资源闲置浪费。老城区养老机构、床位较少,公办养老机构床位紧张,民办养老机构价格过高,同一养老机构内的护理型床位和普通床位结构匹配度不合理。二是养老服务项目与实际需求一定程度存在供需错位,目前养老服务主要侧重于家政保洁和生活照料,需求较大的上门医疗护理、心理慰藉等服务难以得到满足。疫情防控期间养老机构实行封闭管理,亟需改善对入住老年人的心理慰藉服务。同质化、低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已跟不上多元化、个性化、高端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三是供需双方衔接不畅。一方面老年人找不到服务资源,另一方面养老服务组织找不到需要服务的对象。究其原因,养老服务公共政策宣传不够广泛深入,从问卷调查来看,老人及其家属对养老服务政策及获取途径普遍知晓率偏低。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目前服务人群以政府兜底的老人为主,养老服务组织主动利用平台信息提供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也比较欠缺,尚未建立起大数据驱动下的养老服务供求机制。
3、医养融合成效有待提升。尽管90%左右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但专业服务能力普遍不高,大部分仅满足于常见病基础诊疗、提供慢性病用药等,与失能、半失能及慢性病并发症、肢体残障康复等专科治疗和护理需求不相适应。部分养老机构、组织虽然在形式上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服务签约,但实际执行率还有差距。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由于缺少社工、网格员、志愿者的参与协同,服务流于形式。家庭养老床位尚未形成有效互动机制,还需要整合资源、提高效能,上门诊疗、康复护理等医养结合的服务需求难以保证服务的时间和质量。
4、养老服务能力亟需增强。一方面,对养老服务人员的需求逐年增长,健康照护、医疗护理、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护理人员总体学历不高、年龄偏大,护理岗位工资偏低、劳动强度大、职业发展空间小、社会尊重度不高等原因,护理人员流动性大、来源缺乏,相关职业发展政策和培训还需进一步完善。全区养老服务社会组织较少,且普遍规模小,服务能力较弱,日常运营很大程度依赖政府购买服务和相关政策补贴。创新养老产品服务还比较少,智慧养老产业线上和线下跨领域的应用场景还不多、数据支撑不够。此外法治保障跟不上,比如发生安全、违约等问题,政府、服务组织、老人如何承担责任尚不明晰,制约了养老服务组织的发展,也抑制了老年人的有效服务需求。
三、意见建议
1、依法落实责任,构建多元服务体系。准确界定政府、市场与家庭等不同主体的职责,打造特困、低保、失能老人养老政府兜底、普惠人群保障基本养老服务供给、高收入人群提供商业化个性化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综合运用引导性支持和普惠性福利两方面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加快养老产业园招商引资,逐步形成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的养老产业集群。积极引导老年人及其家庭承担养老责任,以高龄和失能老人为主要目标群体,研发相关服务产品,在实现市场破冰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优化资源配置方向,加大对管理队伍和服务人员的经费投入,提升服务内涵,同时充分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合理引导社会预期,推进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
2、突出需求导向,提升养老服务品质。综合考虑区域老年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分布等因素,合理布局养老服务设施,通过改建、购买、租赁、置换等方式盘活存量资源,补齐老旧小区养老设施建设短板,不断提升区域内所有老年人服务获取在时间、空间上的便利性。畅通老年人及其亲属的表达渠道,探索建立养老服务需求动态评估机制,为不同年龄阶段、健康状况和生活层次的老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主动顺应养老服务需求逐渐向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精神慰藉等多元化、高端化发展的趋势,加快研发提供相应的服务和产品,实现从“配餐”向“点餐”的方式转变。推进老年友好型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家庭适老化改造、康复辅具租赁服务标准,加强养老顾问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建设,为老年人在家庭和社区养老提供更有力的支撑。督促各类养老机构依法经营,推进养老机构标准化管理,完善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等运行模式及服务管理机制,及时做好养老床位动态调整,健全保障入住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措施和规范,做实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签约服务,完善医护人员多点执业的激励机制和养老机构医务人员的职称评定,提升医养结合为老服务实效。
3、积极创新探索,增强养老服务效能。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打破信息孤岛,横向实现民政、公安、社保、卫健等数据的互联互通,纵向实现社区、街道、区级、市级等信息的上下贯通。加强平台与养老服务供应商之间的对接与合作,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匹配老人服务需求,促进服务的精准对接。消除老龄数字鸿沟,加强智慧平台和养老服务APP等智能服务适老化设计,降低操作难度;广泛开展智能手机公益培训,倡导子女向家中老人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帮助老年人掌握并熟练运用智慧产品,提高供需对接效率。探索“物业+”“网格+”养老服务,鼓励引导更多物业服务企业提供普惠养老服务,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志愿者作用,整合社区医院、消防站、银行、民警等资源,向老年人普及疫情防护、健康医疗、消防安全、预防电信和金融诈骗等知识,让老年人在社区就能享受到贴心的关爱和服务。进一步深化“时间银行”探索实践,完善配套措施,健全长效服务机制,吸引更多志愿者、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鼓励“小老人照顾老老人”,实现志愿服务与有偿服务协作互补。
4、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综合监管机制。从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入手,鼓励引导职业学校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实行养老服务人员免费培训或补贴政策,探索岗位津贴、职业资格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评优表彰等形式,逐步提高其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拓宽职业发展渠道,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性、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遵循“市场运营、政府监管”的理念,健全完善养老服务全流程闭环监管机制,加强职能部门及街道的协同联动,形成共治共管格局。健全养老服务统一的标准化体系,全面推进行业信用制度,构建动态考核评估机制,建立抽查制度,保证考核评估公正准确。完善养老服务法治保障,规范签订养老合同,明确各方责任义务、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减少纠纷发生,保障养老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