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淮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8-10-09 浏览数:7038 【字体:

区二届人大常委会

第十次会议文件

 

关于秦淮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的调报告

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潘杰勋

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

2018928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监督法的规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在实施的中期阶段,人民政府应当将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年初,区人大常委会将审议“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列为今年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为做好中期评估和调研工作,全面掌握我区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预算工委在区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按照突出重点、总分结合的原则,以我区规划纲要指标完成情况、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为重点,扎实细致做好调研和审议工作准备。

今年3区政府启动了“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5月初区政府办印发了评估工作方案。预算工委与发改局等有关单位加强沟通,及时了解情况,共同推进相关部门以及全区的评估工作。8月上旬,预算工委印发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评估报告的工作方案,8下旬至9月上旬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环资城建委、内司工委、预算工委分别召开座谈会,听取20家单位中各自对口联系单位的规划实施和中期评估工作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梳理汇总9月中旬,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视察调研了南部新城、基层社区、产业园区和高科技企业发展情况。随后,区人大财经委召开第七次全体会议对评估报告进行了初步审查,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对策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思路,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积极应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努力克服诸多不利影响,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规划纲要实施情况良好,多项发展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平均进度,社会和经济发展呈现持续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规划指标完成情况:截至20186月底,建设“强富美高”新秦淮的33项指标中,有28项达到中期目标,占全部指标任务的85%(其中新增上市企业、新增税收亿元楼宇4项指标已提前完成规划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2项未达到中期目标,占全部指标任务的6%;有3项指标因市级取消考核或市级统计不反馈至各区,无法进行准确评估,占全部指标任务的9%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达95%中心城区特征显著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总量五分之一,持续保持全市第一

(二)重点项目完成情况:规划确定的131个项目中,已完成17,占项目总数的13 %正在推进的有95,占项目总数的72.5 %暂未启动的有11,占项目总数的8.4%因其它原因停止的 8项,占项目总数的6.1%。其中新开工项目53项,计划总投资702.9亿元,完成投资301.6亿元,完成率42.9%。重点项目的实施为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起到了较好的拉动作用。

(三)主要任务完成情况:区政府及其部门围绕“三中心一高地”的战略定位,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高端商务商贸业、文化旅游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四大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新金融、新零售、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已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与主导力量。聚力打造“四大产业功能板块”,并建立对应的功能板块管理推进机构,较好地促进了功能区与行政区的协调发展,产业空间布局初见成效。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大科技企业培育,加速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创业创新优势逐步显现。稳步推进老城保护更新步伐,景观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加速推动南部新城开发建设,基本完成绕城以内拆迁征收和部分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强化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坚持富民优先,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养老帮困、教育发展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建设、社会治理、法制建设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区社会事业得到统筹协调和谐发展;稳步推进综合改革创新,政府行政执行力进一步提升。

初步审查,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区政府中期评估报告反映的情况准确、真实,各项目标、指标同比显示,规划实施以来是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好的时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空间布局呈现新格局、生态环境呈现新气象、基础设施展现新面貌、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富民保障取得新成绩、民主法治有了新提升、综合改革获得新突破、经济实力上了新台阶。“十三五”规划实施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为全面完成规划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对我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分析和认识

(一)经验启示。总的看,规划安排的目标基本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发挥了规划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为全区上下实现建设“强富美高”新秦淮奋斗目标增强了信心和决心值得总结的经验有:一是准确把握情,明晰发展思路,科学编制规划,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二是实施项目带动,依靠投资拉动,夯实发展基础,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三是立足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四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资源整合,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任务;五是依托资源禀赋,突出区域特色,壮大域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六是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推进社会和谐,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最终归宿。

(二)存在问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1、经济平稳增长后劲不足。区域内规模企业对经济快速增长的支撑力不强(传统大型商贸企业中央、金鹰、新百、大洋累计同比增长仅6%左右),缺少一定数量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经济运行质量能力不强,以一区多园为载体的高科技产业目前还处在成长阶段,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重大产业项目少,特别是对全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作用强、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辐射作用大的重大项目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进度偏低,部分重大经济项目进展缓慢,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2、区域定位发生变化。一是秦淮金融中心的地位逐渐削弱。随着江北新区的发展,省市金融扶持政策更加向河西和江北新区倾斜,同时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江两岸”的金融发展战略布局,目前我区金融业面临着向河西和江北新区转移的重大压力。二是南京城市商业格局悄然变化。随着河西、江宁、仙林等城市副中心崛起,新街口的“一核”发展局面被打破,客流被多方分散,主城核心区的商贸商务产业发展面临极大竞争。

3、城市建管统筹有待加强。城市管理的规划相对滞后,指导性不强,相关部门之间规划不衔接、基础设施不对接、功能不协调、建管脱节问题突出。配套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城市管理的项目建设、维护管理和行政执法标准化不足,执行力度不够。部分人员管理和执法水平低,工作方法和措施的长效性略显不足,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城市管理共管共治的社会参与机制还不够健全。

4民生改善任务仍较繁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供求矛盾日益加大。教育、养老、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均衡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制约,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需求。空气质量管控和水环境治理方面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离水清、岸绿、天蓝、景美的自然风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危旧房改造、土地房屋征收等引起的各类矛盾还时有发生,群体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协调难度增加,社会矛盾增多。

(三)对规划实施环境的再认识。

从国际形势来看,当今世界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由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种种不确定性干扰因素,这是当前我们发展外部环境面临的最大变数。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在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基础上,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力促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从周边情况来看,我们与苏南发达地区甚至周边先进城市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显现,尤其是主要经济指标与上海杭州等同等区县的差距仍在扩大,对标找差的压力日加大。

从自身发展来看,我经济总量偏小、重大项目不多、内生动力不强、发展速度不快、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任务艰巨等问题依然突出。严格控制政府负债倒逼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把工作着眼点更多放在实体经济的引进、培育和做大做强上。此外作为主城区,交通环境拥挤、公共配套不足、土地资源匮乏、规划约束较多的现状还没有实质性改观。

虽然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建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带来的政策机遇;面临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重要关口的发展机遇;面临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重大机遇;面临着“保护更新老城、开发建设新城”的历史机遇;面临着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有利机遇;面临着对标找差压力倒逼带来的转型机遇。如此多的机遇叠加,只要我们上下一心,积极进取,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毅力,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三、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推动“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确保“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圆满完成,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强化规划意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十三五规划纲要是人代会通过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它是指导和引领地方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责的重要依据。因此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规划意识,咬紧规划目标,充分发挥规划纲要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和综合调控功能,使各项政策措施服从和服务于规划纲要,确保规划纲要实施的严肃性。要注重年度计划、专项规划与五年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加大规划的落实力度,将“十三五”规划后半期的各项任务作具体分解,增强约束性,推动“十三五”规划的有效实施。

(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持续后劲。要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高水平推进新街口金融商务区转型升级巩固提升新街口中华第一商圈地位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提升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创新招商体制,继续推进“两落地一融合”工作,着力引进培育和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二要强化经济工作组织程度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做好经济形势研判和具体问题分析,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及时作出政策调整和工作部署,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挑战。加大经济运行的组织推进力度,完善考核奖惩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进一步调动各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要进一步挖掘利用人文资源优势。聚焦“特而精、最南京”目标追求,发挥“一城一河”特色资源加快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整合、加快旅游产品的开发,探索全新业态模式,创新旅游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使全区旅游文化产业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三)完善城市功能,打造群众宜居环境。一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是加快道路管网建设,完善城市路网系统;二是建设生态型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和绿化的生态效能;三是保护水系环境,提高水系生态修复能力,持续改善区域内水体质量。二要稳步推进老城保护更新、新城开发建设步伐。要坚持文化引领、规划引导,实行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保护更新和开发建设模式,使其与区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要把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放在第一位,吸收现代文化精萃,将现代文化元素与历史文化遗存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展现我区独特鲜明的文化个性。三要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要积极探索市政设施、市容管理的新途径、新方式,提高城市设施管养水平;要进一步完善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和市容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四)关注民生改善,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一要加快推进富民工程建设。要进一步鼓励支持创业,扩大就业再就业,拓宽居民增收渠道,促进区域和谐劳动环境的形成;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水平,健全收入分配机制。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教育优先发展的氛围,优化教育布局,加强教师队伍培育,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提升我区基础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水平。要制定完善危旧房改造总体规划,加快保障房建设与筹措,切实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要进一步重视养老工作,加强老年福利机构建设,完善社会养老服务功能让老百姓真正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二要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探索社区民主自治、社区服务的有效办法全面落实省、市和谐社区标准,加强社区基础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高度重视困难群体,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区域综合服务水平。三要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继续深入开展普法活动,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提高全民法治意识;进一步深化法治秦淮、平安秦淮创建工作,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着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民众文明素养提升,全面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确保我区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南京”征程中走在最前列。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关键词Tags:
上一条: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纪要
下一条: 关于秦淮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的报告

网站地图 | 总访问量:58037437 次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南京标杆科技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20210327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