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秦淮区政府关于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书面报告)
 发布时间:2019-07-26 浏览数:15698 【字体:

南京市秦淮区政府关于2018年度国有资产

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书面报告)

区财政局局长  李慷

2019726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我区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如下,请审议。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

截止2018年底,经中介机构审计,秦淮区国有企业资产总额631.64亿元,负债总额501.12亿元,年末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130.52亿元。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分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其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1、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情况

2018年末,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共188家,其中行政单位66家,事业单位122家。资产总额75.7亿元,负债总额34.3亿元,净资产41.4亿元。

1)按单位属性划分,资产总额中行政单位资产48亿元,占比63%,事业单位资产27.6亿元,占比37%

2)按资产属性划分,资产总额中流动资产50.6亿元,占比67%,固定资产24.3亿元,占比32%,无形资产0.22亿元,占比0.29%,在建工程0.27亿元,占比0.35%,长期投资0.11亿元,占比0.15%,其他资产占比0.17%

2018年末,全区行政事业单位房产面积总计106.58万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81.88万平方米,经营性房产14.49万平方米,其他用房10.21万平方米。

需要说明的是,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尚未完成,待完成后,各单位根据清查结果调整账务,做到账实相符,数据将有所变动,届时财政部门将向人大作专题汇报。

2、其他行政事业性资产情况

2018年末,全区其他行政事业性资产1591.05万元,主要包括:受托代理资产75.4万元,主要为红十字会等部门接受捐赠资产;公共基础设施1515.65万元,主要为文化馆、图书馆及其他市政设施。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1、矿产资源。我区无矿产资源。

2、国有土地资源。全区土地总面积4910.98公顷。其中:农用地191.87公顷(耕地112.66公顷,园地14.43公顷,林地23.55公顷,其他农用地41.44公顷)、建设用地4592.11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931.5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54.7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81公顷);未利用地126.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22.12公顷、草地4.13公顷),无矿产资源。目前第三次国土调查秦淮区调查成果已上报,以批准后的数据为准。

3、水资源。我区无水资源。

4、森林及湿地资源。我区无森林及湿地资源。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1、国有资本投向、布局与风险控制情况

1) 国有资本投向、布局情况。

近两年,区国资从优化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加强战略和规划管理,围绕四大功能板块,规划区域产业发展,梳理全区国有资本整合成9大集团,分别为:南京市秦淮国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城南历史文化保护与复兴有限公司、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夫子庙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明商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秦淮科技创新创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壹城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越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安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深化投资监管,防范投资风险情况。

1、加强年度投资计划管理工作。为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提高资金计划管理的科学性,保证投资计划的有效实施,区属国有企业要严格按照秦委组发[2017]9号文《关于建立健全区属国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执行,不得在投资项目已经实施后再补决策程序。

2、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工作情况。此项工作由区国资办监管企业国资集团负责,每年区属国有企业将投资项目运营及收益情况随年度财务报表报国资集团,国资集团汇总后上报区国资办备案,区国资办根据国内行业同期平均水平确定投资回报率,作为企业的年度考核事项。

3、重大投资项目审批管理情况。出台了《关于公布秦淮区国资办审批清单的通知》,对投资项目需向国资集团提供备案核准材料。规范融资行为,出《秦淮区区属国有企业融资管理办法》,将原由各国企各自进行的融资行为,由财政局、国资集团统一扎口,对借款利率、期限、优惠条件等统一评审,达到规范行为、降低成本的目的。

3)建立健全监管制度,防范重点投资领域风险工作情况。

规范区属国有企业融资行为,加强融资风险管控,制订了《秦淮区区属国有企业融资管理办法》。对国有企业产权登记管理,严格参照《国家出资企业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第29号文件执行。

2、国有企业改革与监管情况

1)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成立区9家国企集团,分别任命了企业负责人。建立区国企9大集团三重一大决策机制,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法定地位,确立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及职代会权责。深化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及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秦淮区区属国有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办法》,对国企集团中层及一般人员薪酬进行总额控制,年度绩效目标中量化考核。

2)加强国企干部队伍建设。先后出台《机关干部到国企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区属国企中层人员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及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秦淮区区属国有企业劳动用工招录管理办法》等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制度规范,致力于建设一支素质好、能力强、群众公认、结构合理的国有企业人才队伍。依托区委党校和南航大等高校优质资源,举办国企领导干部、国企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通过党性培养、能力提升、区情经济等培训,使国企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3)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一是依法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为聚焦国资监管重点,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出台了《关于公布秦淮区国资办审批清单的通知》,对审批事项进行梳理和规范。二是构建权责清晰、约束有效的经营投资责任体系。为保障企业国有资产安全,落实国有资本经营管理责任,研究制定了《秦淮区区属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试行办法》,对企业管理等方面明确责任。三是指导国有企业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区属国企集团内部管理,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秦淮区区属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通知》,对全区国有企业财务票据报销管理制度等四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规范和统一。

4)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区行政事业单位与所办企业脱钩,先股权集中,后管理集中。空壳、低效益、无效益企业由主管部门负责清理退出;正常经营的企业,按照功能相近原则,划转至国有集团公司,解决国有资产多头管理和政企不分的问题。目前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已基本无下属企业。国有集团组建完成后,国资办致力于加快国有资产资源整合,优化人员配置,推动资产资源向骨干企业和主营业务集聚。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僵尸企业清理、债权债务清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等工作。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全年共清理僵尸企业12个。

5)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按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的要求,不断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厘清国资监管职责。构建国资办国资集团区属国企三层管理架构,实现出资人与监管人分离,用市场化的手段管理企业,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2018年新修订出台了国资监管部门出资人权责事项清单,明确政企职责边界。二是加强财务监督。2017年出台《秦淮区区属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暂行管理办法》,区属集团财务总监(财务负责人)由区国资集团统一委派,统一管理人事关系、工资关系、薪酬考核等事项。三是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区属国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规范董事会、经理层的设置和运行机制,将三重一大决策机制融入企业治理、经营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体系的各领域、各环节,真正做到法治化、常态化、长效化。四是建立了一企一策绩效考核体系。通过从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债务及资金管理、资产管理、专项工作等预算管理五个方面选定17个核心指标,建立了区属国企的一企一策绩效考核体系,初步建立了数据库和工作模型。五是完善薪酬考核制度。出台《秦淮区深化区管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推行区属集团负责人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完善与选任方式、经营业绩相匹配的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

6)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进战略性重组和资源整合。一是全面完成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完成国企三角债清理工作,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运营管理;二是实现1家国有企业新三板上市,完成僵尸企业清理处置工作,全面完成国有资产整合重组,形成功能明确、与产业功能板块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三是以行业相近、产业相关为原则,根据企业功能定位和产业方向组建9个区属集团,做到项目有人做

7)对历史遗留问题、信访稳定问题采取归并处置的办法,由组建后的区属集团牵头负责处理,做到问题有人担

3、国有资产处置和收益分配情况

12018年度资产处置情况。2018年我区国资系统监管企业无兼并重组、企业破产清算及处置情况。

22018年度收益分配情况。

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情况: 2018年,文旅集团上缴国有资本收益700万元。支出情况对国企公益项目补贴700万元。

对监管企业的收益管理情况:所监管企业已全部已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4、境外投资形成的资产情况

本区无境外投资企业。

5、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情况

落实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举措,出台《秦淮区深化区管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规范薪酬支付和管理。2017年度企业主要负责人(不含副职)薪酬总额598.28万元,人均薪酬35.2万元。

6、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我区属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承担了保障房建设以及大量老旧小区物业托底管理等工作。

7、违法违规行为及查处情况

1)落实中央、省市区相关国有资产的整改情况。

2)国有资产管理中违法违规行为及查处情况。2018年度,共查处7人,其中副处级1人,以下6个;开除党籍1人,党内警告6人。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逐步推进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为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提供有效保障。

1组织资产清查,摸清固定资产家底

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不严,底数不清的现实状况,20188月,自区划调整以来首次启动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力求摸清家底,规范资产管理基础工作。通过委托第三方,对各单位登记在册的固定资产进行实地盘点,比对财务报表及资产管理系统数据,查找账账差异、账实差异,并对盘亏资产进行经济鉴证。目前已完成164家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第三方已出具审计报告和经济鉴证报告,其他单位正抓紧对盘亏资产取证核实,提供经济鉴证所需资料。

2、建立管理制度,促进资产管理规范有序

按照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用、使用的管理体制,完善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下属事业单位三级监管职能。行政事业单位落实本单位占用、使用资产的具体管理职责,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对本部门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事项进行审核和监督管理,财政部门对全区行政事业资产实施综合管理。结合资产管理的生命周期,陆续出台资产配置标准、办公用房使用、公务用车使用、房产出租、资产处置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初步搭建资产从入口出口的管理制度体系。

3、夯实管理基础,加强资产全过程监管

1)优化资产配置。严格执行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遵循依法配置、保障需要、勤俭节约、从严控制的原则,根据单位人员级别和内设机构数量,结合单位存量资产状况,实施资产配置价格、数量双控制。2018年全区新增资产配置16129万元,其中卫生系统新增资产7879.16万元,主要为专业设备采购,教育系统新增资产5122.34万元,主要为信息化教学设施等,其他部门新增资产主要为办公运转、事业发展提供必需的装备及设施。

2强化使用管理。各单位明确负责资产管理的内设机构和人员,明确岗位职责,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之间的协同工作,建立资产管理内控制度。针对部门存在重购轻管,只购不管的问题,财政部门加强资产管理业务培训,树立资产就是资金的观念;出台《秦淮区国有经营性资产出租管理实施细则》,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房产委托区国资集团管理,按照市场化机制统一运营,实行统一评估定价、统一信息发布、统一租赁规则、统一交易平台、统一结算流程,提升国有资产运营收益。截止20191月底,合同年租金达2564.56万元,较托管前增加856.15万元,增长55.4%

3规范处置管理。出台《秦淮区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必须报经主管部门审核,财政部门批准,避免国有资产处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按非税收入有关管理规定上缴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2018年度,全区按程序处置资产3157.09万元,其中报废资产2747.99万元(其中卫生系统1038万元,主要为医疗专用设备报废,其他部门1709.99万元,主要为办公电子设备),上缴处置收益10.4万元。

4、落实改革要求,优化资产监管方式

1)加强办公用房管理。为加强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统一管理,我区出台《秦淮区办公用房长效管理制度》,按照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权属登记、统一调配使用、统一物业规范的原则,合理配置办公用房、集约使用。同时,办公用房使用单位及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各自建立办公用房管理台账,不定期清查核实,确保总台账信息与使用单位分台账信息账账相符,与办公用房实际状况账实相符。

2推进公务用车改革。自公车改革开展以来,全区取消公务用车345辆。通过拍卖、调剂划拨、报废等方式妥善处理,拍卖收入共计537.52万元。实施公车改革后,每年降低行政运行成本800余万元。

3推进行业协会商会脱钩。为厘清政府职责,按照行业协会商会清理要求,我区积极推进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所属企业脱钩。通过对全区76家社会团体摸排,确定秦淮区商业联合会等6家社会团体属于行业协会商会范畴,已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1、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一是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按照市政府《关于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方式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系统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二是推进存量挖潜。根据市局《2018年度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专项处置工作推进方案》,积极推进我区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落实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低效用地再开发,促进城市更新。

2、推进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1)严格资源执法监察。推动土地执法由事后查处向早期治理转变,由单一执法向联动执法转变,全区无乱占滥用耕地现象,全区年度卫片执法检查中实现零约谈、零问责目标。

2)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一是强化差别化用地保障。聚焦创新名城建设和产业地标打造,全区2018年累计出让科研用地2.0734公顷,合同总金额0.2934亿元,积极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振兴。二是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探索功能导向型土地供应新模式,全力维护土地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18年全区成交经营性用地6.7767公顷、合同总金额60.45亿元,从资源保障和资金支持两方面,服务支撑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

3)加强资源调查登记。一是全面启动第三次国土调查。配合市局完成相关工作,落实了工作经费,研究制订了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配合市局完成了全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掌握翔实准确的自然资源状况奠定基础。二是强化资源监管信息化支撑。建立了慧眼守土视频监测网络,构建了全区空天地网一体化资源动态监测网络体系。

三、国有资产管理面临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指导监督下,我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企业国有资产方面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对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尚未建立风险管理体制。二是有些国企集团内部薪酬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国企尚未制定内部激励分配机制,吃大锅饭现象严重。三是考核的行政化色彩较浓。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

近年来,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指导监督下,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各部门各单位对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部门单位主体责任意识薄弱,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观念仍未根本转变;内控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流程不够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资产处置不规范,资产盘亏现象普遍存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及公共基础设施等其他行政事业资产家底不清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尚需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亟需建立健全,财政监管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三)国有自然资源方面

对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区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随着绕城公路以外区域和南部新城区域开发的深入实施,全区建设用地的刚性需求较大,发展空间与规模总体有限,在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资源占用减量化的大背景下,土地供需矛盾问题突出。二是因自然资源所涉种类繁多,对其价值量核算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足够的理论与经验支撑,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从实物量到价值量的转换有一定难度。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加强各类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改革,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管,服务于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国有企业资产

2019年秦淮区国资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国资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进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职能转变为主线、以防控债务风险为抓手、以强化党的建设为保障,深化改革、夯实监管、防控风险,强化党建、勇于担当,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建在国企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包括三个方面:充分发挥国企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价值创造能力和开展全区国企系统文艺汇演活动。

二是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包括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国企中层干部队伍管理和加快僵尸企业清理。

三是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提升国有企业管理运营水平。包括三个方面:启动全面预算编制工作,突出重点精准分类设置考核指标和加强全面预算的执行、监控与考核。

四是强化目标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包括三个方面:以市场化为导向制定国企考核办法,加快国资信息化建设,和加强全区国有产权监督管理工作。

五是不断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包括三个方面:主动对标找差精准发力,推动国有资源优化重组和探索资本证券化有效途径。

六是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国资系统干部能力提升。包括三个方面:不断加强国资办作风建设,加强对国资系统人才培训和试点建立职业经理人管理机制。

(二)行政事业资产

针对我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基础差、底子薄、效益低的现状,我区将坚持问题导向,坚定持之以恒抓好资产管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以建立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工作机制为契机,借助人大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力量,进一步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机制,推进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强化资产管理责任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的衔接,建立内部工作机制,提升管理效能,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事项,按照有关规定报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财政部门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宣传与培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及政策水平,促进各单位共同提高资产管理成效。

2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根据区级实际情况,逐步完善涵盖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办法和清查核实、产权登记、收益收缴、信息报告、监督检查等全方位管理制度体系。二是财政部门指导单位完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采用归口管理、流程控制等办法,明确资产管理责任到人,做到责任有主体、行为有规范、问责有对象。三是规范资产日常管理。各单位建立健全资产购建、卡片登记、资产领用等日常管理制度,做好资产建账、核算和登记工作。

3建立资产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年度资产清查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定期对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对,做到账实相符,有效防止前清后乱。二是组织开展公共基础设施等资产清查登记。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要求,依据区部门职责分工,在市相关部门指导下进行清查登记,由管理维护的单位进行确认记账。三是建立房产信息数据库,摸清全区国有、集体房产情况,全面、动态地掌握房产占有、使用状况,提高房产使用效率和效益。

4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一是严格审批单位资产配置计划。依据单位履行职能、事业发展需要,根据资产配置标准、单位同类资产存量及使用状况等进行审批,强化预算约束,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二是稳步推进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根据上级部门工作部署,积极探索绩效评价模式,为优化资产结构、合理配置资产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管理效率。三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根据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工作需要,完善系统功能,有效实现资产管理事项、环节、重点 、单位全覆盖。四是建立健全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按照区委决策部署,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国有资产报告布置、编制、报送、审议和整改等各项工作,确保按要求完成区级政府向同级人大报告国有资产情况的工作。

(三)国有自然资源

根据市局对城区分局的工作职能明确后,在省、市出台关于自然资源资产核算评价制度研究和规范要求基础上,结合秦淮区实际,逐步扩大国有自然资源报告的覆盖面,保障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安全,大力推动自然资源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加快自然资源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准确把握国土资源管理和自然资源管理的内在联系,聚焦自然资源调查确权登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资源资产合理有偿使用等任务,推动全区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保护与利用,切实履行工作职责。

2、扎实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跟进国土空间规划改革部署,加快规划融合,建立健全我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空间管控方式。

3、着力促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修复方式转变。紧扣自然资源管理新职责,从单一保护向综合保护和生态修复转变,充分发挥资源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源头作用,注重强化自然保护区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从资源开发利用向资源资产管理转变,突出自然资源的资产管理属性,推进自然资源精准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从单一管理向复合管理转变,充分发挥资源调查评价、空间规划管控、资源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资产管理、资源确权登记等统一管理优势,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科学指引。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工作刚刚起步,我们将自觉接受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认真听取审议意见,及时整改问题,逐步建立起国有资产报告工作长效机制,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公开透明服务我区高质量发展! 

 

特此报告,请予审议。

 

 

 

附件:

1、南京市企业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表

2、南京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表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关键词Tags:
上一条: 秦淮区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议程 (草 案)
下一条: 关于区法院金融类案件审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网站地图 | 总访问量:58032816 次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南京标杆科技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20210327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