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淮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3-06-17 浏览数:3830 【字体:

区卫健委主任  吴军

2023530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情况,请予审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医药事业发展放在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坚定中医药自信,积极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振兴,提升社会覆盖面和国际影响力。近年来,秦淮区以国家级创建为抓手,进一步整合中医资源、优化特色服务、完善服务功能,构建了风格一体化、文化传统化、服务人性化、功能多样化、项目特色化工作模式,形成优势互补、脉络相连、相得益彰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格局。

一、基本情况

秦淮中医资源丰富,拥有三级中医院2家,二级中医院3家,一级中医院3家,中医门诊部9家,中医诊所61家。设有中医科目的医疗机构达186,占全区医疗机构的46%。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诊疗区设置率100%,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2-3个中医特色科室,区中医医院中医重点科室达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科设置率100%,中药房设置率100%,提供20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机构100%2022年,社区中医门诊人次达100万,占社区总门诊人次31.5%,中药饮片使用达1.2亿元。目前,我区拥有中医师184人,占执业医师数45%,中级以上中医师达61%,万人拥有中医全科医生数达1.3人。2008年,被命名为江苏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202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发文,肯定我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成效,继续命名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南京市第一。

二、主要工作

(一)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营造中医药发展良好氛围

1重视顶层设计。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区委常委会每年专题听取汇报,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区人大、区政协每年都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调研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提案。为全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顶层设计、政策保障。

2健全组织架构。区政府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相关部门和各街道领导参加的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办事处发挥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优势,各自成立本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广泛开展社区动员;区卫健委充分发挥行业主管的职能牵头作用,区政府办、发改局、财政局、民政局、建设局等有关部门也统筹协作、共同参与。

3明确发展目标。区政府将社区卫生服务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纳入区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纳入社区建设规划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确保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任务层层落实。结合全国创建工作,区政府多次召开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动员部署会,结合全区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成为卫生发展的优先项目。

4加大财政投入。出台中医药服务财政补助政策,加大对中医药事业财政投入力度。2020年投入2625.39万元,占年度卫生经费9.96%;2021年投入3060.79万元,占年度卫生经费10.29%;2022年投入859.01万元。20202022年共投入中医药事业经费6545.19万元,其中秦淮区中医医院改造扩建区级投入经费1950万元。

(二)因地制宜、精心布局,积累中医药事业丰厚底蕴

坚持搭平台、强队伍、建体系,打牢中医院事业优势地位,积累中医药事业丰厚底蕴。

1推进中医兴卫核心发展战略。坚持把中医药特色作为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品牌,推进省、市、区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定位清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江苏省中医院充分发挥龙头和辐射作用,在名医荟萃基础上,大力发展中医健康产业、互联网医疗和一带一路国际化服务;南京市中医院在有效弥补东部地区医疗资源短缺的基础上,不断夯实优势专科基础,打造脑病、妇科、肿瘤科、心血管等国家级重点专科;秦淮区中医医院提档升级,体量规模由6000平方米扩大到10000平方米;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签订院府合作战略协议、启动“e 联中医服务项目、共建信息化平台等方式,打通与省中医院、市中医院的绿色通道,构建区域中医人才、技术集聚高地。

2、打造地域文化特色诊疗区域。区属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按照风格一体化的总体要求,沿袭秦淮风韵建筑风格,设立了国医馆名医堂养生堂等,建立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2019年,全区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标准打造秦淮特色中医阁,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域,集中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一体化中医药服务,实现全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特色服务区域全覆盖。2019年初,秦淮区因中医阁建设工作成效突出,被指定承接国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综合服务区建设研究》课题,在全国范围内抽取甘肃兰州、云南昆明、安徽合肥和苏州、泰州、盐城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并已通过省、市专家组结题审核。

3、建设名家荟萃中医专家队伍。秦淮区名医云集,人才辈出。除三级甲等中医院外,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共有省级名中医3名、市级名中医9名,数量在全市遥遥领先。精心为名中医开设专家工作室,经济上采取激励政策,形象上进行精心包装,学术上派人跟班传承。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印发《中医技术操作规范》等培训教材,对全区中医人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培训。每年选派约25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深造;组织现场中医适宜技术观摩示范辅导等等。近三年来,引进中医医师56人,其中26 名硕士研究生、6名副主任中医师、7名中级职称中医师,充实了基层中医服务团队力量。

(三)统筹资源、相得益彰,构建中医药发展优质平台

1、省级龙头引领,强化中医药发展首位度。江苏省中医院坚持发挥名院、名科、名医、名方四名优势和专科、专病、专家、专药四专特色,加大中药饮片、院内制剂、中医特色技术的临床应用力度,不断加强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现已完成马鞍山、贵州、四川等基地共计174个品种,生产种植面积达36万亩,生产供应院内制剂品种148个;拥有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5个、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牵头试点项目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2个、江苏省重点专科20个、江苏省示范专科5个,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五年来,新增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3名、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名、全国名中医3名、岐黄学者5名、江苏省名中医29名,在全区中医药事业发展中起到绝对性示范引领作用。

2、市级资源补充,夯实中医药发展大引擎。南京市中医院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0个、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6个,南京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7个;江苏省名中医10名,南京市名中医51名,秦淮区名中医12名;拥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7个;牵头组建南京市中医医联体,目前已与秦淮区签订院府合作协议,打通医联体双向转诊信息化绿色通道;建成金陵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心、传承发扬金陵医派技术文化,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丁氏痔科,省级非遗——洪氏眼科、金陵中医推拿术。在全区中医药事业发展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3、基层服务支撑,筑牢中医药发展总网底。基层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推广特色项目,打造特色专科,拓展服务内涵,坚持公益导向服务辖区居民。一是推广小而精、见效快特色项目。在内涵建设基础上,各中心根据自身实际,着重打造特色专科,在治未病、治奇症领域拿出绝招,用小而精、见效快的中医诊疗项目为百姓解除病痛、赢得口碑,逐步形成专病、专科、专家系列诊疗体系。如区中医医院不孕不育专科、止马营中心小儿脑瘫推拿工作室、夫子庙中心皮肤疱疹和毒虫咬伤中药疗法、石门坎中心小夹板治骨折等,均以痛苦小、花钱少、恢复快取得良好社会效应。二是打造支柱型、服务型特色专科。以区中医院为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推广针灸、推拿、拔罐、刮砂等中医药服务;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和膏方节活动;拥有市级中医特色科室中医 21 个、省级 3 个,约占全市 20%;遴选10 余名医师跟师省中医院名医,形成专病、专科、专家良好社会效应。三是拓展多元化、国际化服务内涵。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每年组织留学生参加进深山,识草药中医药主题活动;2017 年起,区中医医院与西班牙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签订中医药战略合作协议;疫情期间,与巴塞罗那德和堂中医院建立南京巴塞中医义诊群,开展远程中医药指导义诊服务,线上接诊境外人员 200 多人次,为 8 位新冠肺炎患者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获西班牙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感谢信。近年来累计带教培训澳大利亚、法国、巴西等数 10 个国家近千名留学生。

(四)传承国粹、守正创新,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注重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弘扬中医药文化,全面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1、启动中医服务试点。启动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项目,通过耳穴按压、针刺疗法、中药足浴等进行糖尿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蓝旗、大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医联体形式,开展了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门诊建设、2型糖尿病全科-专科分级诊疗模式、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管理项目等创新试点工作。

2、推出中医飘香工程。将中医药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区所有家庭医生团队均配备中医师,推出各具特色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个性化中医药健康服务;推行居家养老医疗卫生套餐、配餐、点餐服务,为居家养老人群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项目;2022年,我区65岁以上老年人、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分别达60.36%77.89%,位于全市前列。

3、打造中医颐养品牌。为充分利用好辖区内的优质中医资源,秦淮区中医院率先与江苏悦华健康养老集团合作,以悦华秦虹安养院为试点,建立老年人就诊转诊绿色通道、中医坐巡诊制度、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加强专业人才培训,打造秦淮区中医颐养品牌,为全区大健康产业发展带来全新的助力。     

(五)发扬优势,潜心传承,彰显中医药服务独特魅力

不断发扬优势、潜心传承,实现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彰显现秦淮模式中医药服务独特魅力。

1、升华中医药文化底蕴。撰写《秦淮中医志》,突出一根银针、一把草药在基层医疗保健服务中无可替代之优势。传承中药加工方式,回归现代机器加工为人工煎煮;打造中药加工透明化工作室,为患者提供中药煎煮及膏方加工全过程直播,还原传统中医药工作的原汁原味,增强群众信任感、提升群众满意度。

2、致力中医药特色传承。近几年,通过师承带教青苗计划区级名中医评选等方式,拓宽中医人才培养渠道,选送11名中青年中医师,分别师承7位名中医,其中妇科4名优秀青年中医被省厅确定为省名中医专家学术继承人;10人次在市以上中医学术团体担任职务。

3、弘扬中医药特色文化。2013年始,每年以秦淮区中医院为主体,开展年轻医师药师上山采药走进大自然,亲近中药材活动;组织开展中药方剂大赛,普及中医传统功法,推广八段锦、太极拳等养生运动。以中医药为重点促进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探索中医+养生、中医+养老、中医+旅游、中医+文化等具有秦淮特色的多元化中医药服务,助推全区中医药文化内涵升华飘香。

(六)严格执法,管服并重,规范中医药服务市场

针对中医药服务市场的规模扩张、业态繁多,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力度,保障中医药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依法行政全面覆盖。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每年对全区所有医疗机构进行全覆盖监督,对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专项督查。近5年来,共对全区中医医疗机构下达监督意见书170余份,立案中医类案件14起并全部执行到位。

2、依法维护营商环境。坚持监管服务并重的执法工作思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三项制度,营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公平高效的法治环境,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存在问题

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群众健康新需求,秦淮区中医药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政策导向和保障力度有欠缺。从国家层面来看,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对中医药工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提升宣传教育导向,将长期存在的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理念,逐步明确为中西医并重,肯定了中医药工作的重要地位,但普遍看来,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尚不完善,宣传阵地对中医药事业、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和宣传覆盖率还不广,中医药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行动还未落到实处,民众对中医药的认知还存在盲区、社会信任度不高;另外,医保政策对中医药领域保障还有薄弱环节,相当一部分中医药服务项目尚未纳入医保,也是阻碍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的一处瓶颈。二是基层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有难度。在基层,受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制约,临床中医师职业发展方向仍以全科为主,年轻医师缺乏术业专攻的历练,继承发展中医药特色专科、推出中医药特色项目的主力军作用发挥不明显;虽然也通过医联体师承结对等方式与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和人才培养机制,但受基层医疗机构体制机制、平台体量限制,人才培养良性效应尚未形成。三是中医药文化国际化传播路径窄。结合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国际化发展目标,已将中医药工作国际化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提出一带一路中医药技术和文化传播工作方案,但目前仅与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建立线上交流合作,未形成深层次、多方位的合作模式,国际化发展的路径还比较窄、成效还不明显。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以项目运作为引领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探索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依托现有资源,支持高水平中医医院作为龙头医院,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院府合作、上下共建,建成区域中医医学中心,实施项目化运作。实施秦淮区名医堂工程,分层级规划建设区级名医堂。

二是以医养结合为抓手推动中医健康养老进程。开展老年中医药健康(治未病)中心试点,探索完善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模式,提升临床、康复、护理、慢性病管理、科学研究、健康管理能力。推广中医颐养服务品牌,为老年人群建立中医健康档案、提供中医健康指导和诊疗。

三是以智慧医疗为目标推进中医药智慧化建设。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远程医疗平台建设,初步建成专科特色突出,以医疗、科教、管理三大信息化平台为核心的基层中医智慧医院,开展中医药技术装备在慢性病防控中的应用示范。

四是以人才建设为重点优化基层中医药专业队伍。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以江苏省中医院为专业团队力量为引领,开设江苏省中医院黄埔军校分校,遴选培养省、市各级名中医后备人才,组建1支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

五是以国粹文化为传承加速中医药创新发展。建设一批中医药主题文化园,推出一批精品中医药展览;结合秦淮区文化旅游优势,开发一批具有鲜明中医药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推出红色中医活力中医青春中医等服务品牌;打造中医药转角文化示范点,利用城市绿地、校园小区、广场公园等场地,建设校园中医药文化角和学生社团。

六是以全球视野为站位建设拓展中医药国际影响力。依托三甲中医医疗机构,深化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化模式;鼓励和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与有合作潜力和意愿的国家共同打造中医药交流融合平台,培育中医药服务国际知名品牌。打造互联网+中医药贸易平台;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企业通过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平台走出去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中医药文化是祖国传统国粹,中医药事业是健康传家法宝。秦淮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先行先试,在全省、全市中医药事业中做出了成绩、取得了成效、赢得了认可;未来卫生健康事业任重道远,秦淮区立足新形势新机遇,将瞄准更高标杆和挑战,为传承国粹精髓、助力健康中国,增进人民福祉贡献更大的力量。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关键词Tags:
上一条: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纪要
下一条: 关于秦淮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情况的 调研报告

网站地图 | 总访问量:59287943 次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南京标杆科技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20210327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