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淮区失能人员照护保障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2-09-02 浏览数:6985 【字体:

区民政局局长  鄂巧玲

2022830

 

主任、各位副主任:

根据会议安排,我受区政府委托,向主任会议报告我区失能人员照护保障工作情况。

一、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工作情况

1、政策出台背景。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南京户籍人口超725万人,60岁以上人口超158.6万人,约占户籍总人口的21.9%,失能老人的照护保障需求急剧增长,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问题突出,百姓呼声和诉求非常强烈。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市人代会决定,202121日,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建立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制度的意见(试行)》。一是实施权责对等的参保筹资机制。根据市失能照护保险制度设计,全市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均为失能保险参保人员,失能保险基金由个人缴纳、财政补助和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划入三部分组成。60周岁以上参保人员按每人每年100元筹集,个人、财政、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424分担;60周岁以下参保人员按每人每年60元筹集,按213分担。个人缴费部分,职工医保参保人员由医保个人账户一次性划转,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与居民医保费一并缴纳。二是建立公平高效的评估体系。将评估过程科学设定为申请自评、材料初审、现场评估、邻里走访、社会公示、复评估、评估结论7个评估环节。创新性引入肢体残疾程度因素,增加认知、感知觉与沟通评估维度,引入了0—6岁儿童评估标准。三是设定科学规范的照护服务项目。结合我市护工市场价格和失能保险服务项目,设定照护服务机构照护服务项目23项,居家照护服务项目18项,既有沐浴、指甲护理等基础照料又有鼻饲、人工取便等专业照护,基本满足了失能人员照护服务需求。四是明确适度合理的待遇标准。合理确定我市失能保险待遇标准,其中居家接受照护服务的,每月享受30小时,基金按45/小时标准结算;入住机构接受照护服务的,基金按60/天标准结算。对80周岁及以上、政府养老扶助对象、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内的居家重度残疾三类人员中符合重度失能条件人员,居家照护时间在每月30小时的基础上分别增加1小时、24小时和10小时,体现政策向重点人群的倾斜。

2、试点工作情况。20216月,作为南京市唯一的试点单位,秦淮区率先开展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制度工作。一是提前摸清底数。根据南京市养老服务评估标准,对秦淮区失能人员情况进行摸底,梳理居家和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人员2150人。二是遴选服务组织。选取在外地参与护理险工作和本地照护经验丰富的养老服务组织作为试点期间的照护机构,选取承接南京市失能人员评估的组织作为试点期间的评估机构。三是广泛宣传发动。2200份《秦淮区失能人员照护保险试点政策问答》宣传手册送到每个街道和社区。在照护机构内部公布《南京市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失能等级评估量表》、《南京市失能人员入住照护机构服务项目》、《南京市失能人员居家照护服务项目》。四是组织专业培训。每周召集所有窗口人员、中心服务人员集中学习培训,协助、督促各机构开展服务人员的岗前、岗中培训,累计组织培训10场,培训400人次。五是科学设置窗口。围绕办公设备、文明用语、服务考核、工作流程四个标准的要求,制定了《南京市失能保险经办人员管理规范》,在区政务中心安排咨询申请窗口。六是开展照护服务。包含基础照料和专业照护,失能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服务时长享受定制服务2021630日,南京市医保局在我区召开南京市失能保险秦淮试点暨全面实施动员部署会,充分肯定了我区试点工作取得的优异成绩。

3、运行基本情况。一是承办机构人员配置情况。我区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工作的承办机构为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共设4个部门:申请管理部、评估管理部、运营管理部、综合管理部,全职工作人员21人。二是评估机构和照护机构情况。评估机构6家,入住照护机构32家,居家服务机构28家,服务人员共计1010人,评估员215人,护理员795人。三是失能人员情况。累计接收失能保险申请3113件,评估派单3048件,符合重度失能等级2710件,享受服务人数1983人(不包含去世、放弃享受的人数),其中,享受居家服务人数1042人、入住照护机构人数941人,累计退出失能保险人数:649人,其中死亡572人,好转不再享受待遇人数30人,自愿放弃服务47人。四是基金结算情况。累计完成基金结算2226.77万元,其中,评估费72.84万元;居家服务费960.21万元;入住照护机构费用1193.72万元。五是稽核、回访、投诉、工单办理等情况。累计日常稽核1557件,其中发现案件38件,参保人失能状态复核1535人,满意度回访3483人次,工单办理18件。

4、监督管理情况。一是规范运行管理。开展评估回头看专项活动,通过上门回访的方式查看参保人身体状态,宣传失能保险政策,对于符合重度失能的参保人予以申请流程指导,不符合的参保人予以安抚。开展秦淮区失能保险照护服务标准化主题活动,制作了《南京市失能人员照护保险照护服务标准手册》,批量印刷下发各定点服务机构机构学习。因死亡、放弃服务、暂停服务、不再符合重度失能等情况服务单回到待分配池,已清理703单。二是开展稽核管理。开展居家机构服务真实性自查活动。包含居家机构自查和现场检查,对2家机构及15家居家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发现2起服务时间与打卡时间不一致。加强入住机构失能人员核实,上门检查入住照护机构20家,覆盖率81.72%,核实失能人员真实性769人次,全部符合;核实失能人员失能状态769人,其中符合重度失能768人,一人不符合重度失能,不再享受失能保险待遇。三是检查机构档案管理。共抽查33家机构,其中入住机构20家,居家照护机构13家。对发现的问题已要求各机构进行整改。四是开展宣传和培训。721日,开展了南京市失能照护保险一周年关爱失能人群主题活动。协助拍摄71日江苏卫视失能保险一周年新闻报道。截至目前,共计90面锦旗,44封感谢信。

二、失能人员其他照护保障工作    

1、坚决落实有关政策办法。根据国家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居家养老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秦淮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秦淮区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办法》等文件。出台《秦淮区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为243名政府养老扶助对象提供照护服务,为4613名政府养老扶助对象提供紧急呼叫服务,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开展照护服务和发放尊老金。全面落实特困人员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逐年提高特困人员保障标准,实现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全部实行集中供养。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关爱服务,签署结对关爱协议 全面落实委托照料服务。

2、扎实推进80周岁以上老年人照护服务。一是做好压力传导。增加80周岁以上老年人照护服务在全年养老服务工作绩效考核的权重,把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作为衡量街道年度养老工作重要依据。将任务分解到各街道、各社区,每月向街道通报完成情况。二是强化服务能力对于政府购买上门居家服务的工作,通过招标确定新的服务组织,每个街道一个分包,将服务费用从20元每小时提高到28.6元每小时,提高服务组织的积极性。约谈承接80周岁以上老年人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抓紧招聘服务人员,及时为街道推送的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服务三是强化业务培训对全区街道、社区、服务组织进行专题培训,让更多的老人、家属主动申请、愿意接受上门服务。

3、开展重度残疾人护理服务。根据《市政府关于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由政府购买服务,按每人每月400元标准,为低保、低保边缘家庭内残疾等级评定为一级或二级的重度残疾人,开展居家护理服务工作。2021200人接受居家护理服务。在日常监管工作中,通过工作人员的电话调查,了解护理机构在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情况,每年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居家护理服务进行培训,对质量进行考评,对于考评优劣的社会组织,通过与护理补贴考核奖挂钩,提高了服务组织护理工作能力和水平。

4、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在全省率先启动以政府主导、部门主管、第三方主营、医疗机构主责秦淮网约护理服务,由医疗机构组织执业护士,采取线上申请、线下服务模式,为失能、半失能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5大类25护理服务,实现手机APP和微信小程序下载量1万余例,服务团队272人,20家医疗机构共服务患者4027例,居全省前列。

5、强化家庭养老基础。加大孝老爱亲家庭的宣传,强化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将赡养父母行为纳入公民个人社会诚信档案,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60周岁及以上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成员开展免费培训,引导子女更好地履行赡养义务。将适老化改造延伸到居民家中针对特殊困难的高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累计完成2200户。出台了《秦淮区家庭养老床位实施细则》,探索建设家庭养老床位,让不愿离家的老人享受到与入住机构同等品质的养老服务。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将社区智慧医养服务拓展至普通老年群体,普及居家健康服务工具,4万余名老年人提供慢性病管理、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等服务。推动红十字医院、区中医院、航天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推动区中医院和悦华养老集团签订中医颐养合作协议,为老年人提供中医药服务。

三、存在问题

一是政策支撑不足。南京市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工作的导向是兜底保障,仅仅覆盖重度失能人员,与上海等地普惠性的政策相比,轻度、重度失能人员不能享受到照护服务。二是服务供给不足。尽管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逐年加大资金投入,但是面对巨大的老年人口基数和增量,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的服务需求,目前还有一定缺口。近年来规划的养老服务项目,由于建设周期漫长,交付的速度跟不上养老服务的需求。三是能力水平不足。尽管全区有很多养老组织,但是部分组织自身造血功能不足,规模较小,服务能力较弱,服务人才流失较多,难以满足广大失能人员的照护需求。    

四、下一步打算

秦淮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1903人,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30.79%,全市最高,60周岁以上老年人年平均增加近1万人,80岁以上的老人36566人,占老年人口的17.26%。预计到2025年,全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将接近25万人,其中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将超过4万人。由此可见,我区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全区老年人口增速明显,在家庭结构小型化背景下,对养老服务需求特别是失能照护服务的急剧增加。

下一步,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政策。逐步扩大失能保障覆盖范围,将中度、轻度失能人员纳入保障范围,结合照护需求实际,逐步提高失能保障的保障标准逐步调整完善照护服务项目,提高服务内容的针对性和制度的公平性。二是进一步加强投入。政府主导、社会投入、专业运作、持续发展为原则,加大对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和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资源统筹、扩大保障范围、增加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基本养老服务应保尽保,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三是进一步提升水平。逐步建立统一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照护培训体系,覆盖评估机构、照护服务机构及服务人员,提高其专业技能,提升照护服务群体社会认同感,让失能人员享受到更加优质、专业的照护服务,共享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


[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关键词Tags:
上一条: 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关于区政府办理 落实《关于区政府推进科创载体建设提质增效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的情况报告
下一条: 关于秦淮区社区矫正工作情况的报告

网站地图 | 总访问量:57927509 次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南京标杆科技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2021032793号-1